剑桥大学出版社资料图。
中国日报5月28日电(记者 程盈琪) 将近一个世纪以前,隶属英国剑桥大学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H. Glauert的名为《机翼与螺旋桨原理基础》 的著作。出版社的人员在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本系统介绍空气动力学的理论著作,在一个世纪以后会对他们的出版社的全球策略造成怎样的影响。就在今年5月,剑桥大学出版社将其亚洲总部从落户了15年之久的新加坡搬到了北京,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接近中国这个亚洲学术出版行业的核心市场。
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总裁曼迪•希尔(Mandy Hill)日前就此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无论从学术论著的产出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都无疑是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要重新布局我们的国际战略的原因—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我们的核心市场上,”希尔说。
迁址到北京以后,剑桥大学出版社将会在北京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并和中国的学术界建立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联系。希尔透露,在未来几年内,剑桥大学出版社将和国内的研究院所或出版社创立一系列新刊,其中许多刊物都将和中国的著名研究机构合办。“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学者通过剑桥出版社出版他们的著作。我们将为他们提供最高品质的同行评议、国际知名的品牌效应和全球发行等服务,”希尔说。
早在2013年2月,剑桥出版社就已经初试牛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办了一本英文学术期刊:《高能激光科学和工程》。由于剑桥方面的参与,该刊在吸引国际人才和获得国际认同方面成绩斐然。著名的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尊琪一语道破了合办刊物中外方出版社的重要性:“学术期刊是我国科研人员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尽管国内有几千种学术刊物,真正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确实屈指可数。所以,对于中国的学术期刊来讲,现阶段寻找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外方合作伙伴,以取得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可是非常必要的,”林尊琪说。
剑桥大学出版社显然不是第一家发现这一商机的学术出版机构。迄今为止,包括斯普林格(Springer)、爱思唯尔(Elsevier)、 Wiley-Blackwell,、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在内的几乎全部的世界级学术出版机构与中国合作发行的期刊已经超过100种。今年3月,自然出版集团(现已与德国斯普林格合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签署协议,将合作出版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不过,在这些国际学术出版集团中,剑桥大学出版社却是第一个将自己的区域总部搬到北京的。对于此举,希尔表示,各家出版社对于中国学术出版市场的重要性的认识大抵相同,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核心市场。而剑桥的出发点是,“我们离这个市场越近,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就越全面和深刻,也就越容易在这个市场中取得成功。”
中国之所以在几年之间一跃成为最重要的科技出版市场,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不断增长的科研经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首次突破GDP的2%。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发布的调查估计,全国高校采购各类国外数据库的费用早在2009年就达到了3.2亿元人民币。“中国的科研成果增长很快,发表的论文也在同步增长,这是中国近些年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告诉记者,“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必然推动中国科学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对包括亚洲国家的世界各国都是有益的。”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统计,在2000年以前,中国科研人员对世界科技论文的贡献不足3%。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的科技论文产出均保持在世界第五。2005年以后,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逐年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日本,发表数量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与论文几乎同步增长的是中国的科研经费数额:2005年中国R&D经费居世界第六位;2005年至2011年,R&D经费的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而2011年以后年增长率维持在15%-18%,使得中国的R&D经费到2013年已跃居世界第二。
2005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中国的科研投入大幅增长呢?事实证明,无论是神6的成功发射还是名噪一时的百度“盗版门”,似乎都没有一件事那样影响深远,那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提出。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并且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自那以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了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引起了整个教育界和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反思。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钱学森在本科时候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看到了一本名叫《机翼与螺旋桨原理基础》 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书,才转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的,”剑桥大学出版社亚洲区学术销售主管那荣起告诉记者。钱学森于上世纪30年代在交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专业。在他写给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命名仪式的书面发言中,他提到在交通大学的图书馆中曾读过Glauert写的一本书,使他入了空气动力学的门。“剑桥出版社在出版Glauert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不知道钱学森会读这本书,也不知道钱学森会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这么重要的贡献,更不知道他会提出一个‘钱学森之问’,而使得中国的科研投入迅速扩大,甚至最终使我们做出了把区域总部迁到北京的决策。但是,当你把这一系列偶然的事件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些机会总是蕴含于你最无法想象的部分之中。所以,现在我们深入中国市场,如果说现在预测我们将取得哪些收获为时尚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的耕耘一定蕴育着令人期待的结果。”
(编辑:张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