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4日(刘茸)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的邱波法官今日做客人民网,谈及他担任主审法官的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由于案情复杂,卷宗量巨大,两名主承办法官为办案封闭了将近一个月。
邱波回忆说,刘志军这个案子,大家看起来可能庭审时间很短,几个小时就完了,但背后有四百多本卷宗,工作量非常的大,尤其是在滥用职权这一部分,因为时间跨度很长,涉及了大量人物和公司,款的走向也非常的复杂。对法官来说是个非常庞杂的工作。
邱波与另一个主承办法官为办理刘志军案,封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了吃透这个案子,以便作出公平、正义的判决。由于工作量非常大,他们牺牲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
“封闭办案这个词语可能大家有时候会有所误解,是不是因为被告人身份特殊,会不会有特权的思想在里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大量的工作都是在案头,确实需要一个比较静谧的环境,调整思路。”邱波解释说,“际上这个案子非常复杂,卷宗特别多,你需要反复地去阅卷,反复地去比对证据,这种情况下你需要集中一段时间,心无旁骛地做这件事。”
邱波说,比如当时办这个案子的时候,每天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唯一的娱乐就是吃完饭出去溜溜弯,回来以后又开始阅卷、写报告、比对证据等等,像这种的日子持续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确实很辛苦。
据他回忆,2003年以前二中院还没有收过卷宗超过四五百本的案子,但这之后就越来越多,而且案多人少的情况不断地涌现,过去是以一个合议庭为单位办一个案子,现在都是一个人承办。邱波还介绍了自己办理巨量卷宗类案件的习惯。
“我刚提法官的时候,收一个案子,200多卷,看得自己都晕了,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之后又接触过400多卷、500多卷、900多卷的案子,一个铁皮柜里装50本,900本就20个铁皮柜,一面墙了,无从下手。当时也有师傅的传承,我自己也想了一些很笨的方法:首先把卷宗目录编出来,知道每本卷里大概是什么,然后个人习惯是从言词证据先入手,包括被害人的陈述、被告人的供述以及证人证言,大概把事情的轮廓勾勒出来,再去比对客观性的证据,从客观性的证据里面去寻找矛盾,把矛盾排除,这样丰满整个案件事实,再从犯罪事实的这条主线勾勒出他的犯罪构成,这样就是一条主线。”
而具体工作上,邱波说,要做到三个极致:“精细到极致,这是指对单个证据的审查,对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与待证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查;比对到极致,因为证据和证据之间会出现矛盾,同样被告人的供述也会出现翻供的情况,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案卷里面会不断涌现,你要比对这些矛盾,通过证据来解决这些矛盾;周延到极致,审查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之间的关系,如果缺乏直接证据的话,证据之间能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个周延能否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周延到极致,实际上是对证据的一个质证方法。这样就有了一条主线、三个极致,这是我个人阅卷的方法。”
(编辑: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