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生产线上工作(2014年3月17日摄)。 201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新华社发 牟宇 摄)
中国日报网8月11日电(远达)“新常态”一词最近被频繁使用。有外媒分析说,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对外关系领域都在迎来“新常态”,而由此带来的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衔接、怎样把握新旧转型之间的“度”等问题,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断实践才有可能慢慢摸索出答案的。
《联合早报》8月11日发表香港评论员邱震海的文章称,最近,中国领导人在论述经济问题时,开始经常使用一个词汇“新常态”,意思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告别过去两位数的增长率,而进入一个中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艰难的经济结构调整;全国上下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渐调整心态、思维和行为方式。
其实,仔细观察分析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对外关系,人们可以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常态”不但在经济领域里来临,而且几乎全方位地迫近中国的方方面面。只不过在现阶段,中国比较多地认识“新常态”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没有意识到在其他一系列领域里的相同趋势。
从时间上也许是个巧合:2014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再过35周年,恰好是2049年,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
过去35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无论是国内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抑或是对外关系中的问题,都在过去35年里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到了需要转型的临界点。
经济领域的转型来得比较快,比较直观,“经济增速的换档期,调整改革的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措施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是对这一状态的比较合适的描述。
其他领域中,对中国内外的人们冲击比较大的,是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对外关系在面临微妙的转型,只不过现阶段中国的人们似乎还无法准确定位这一转型的走向和尺度,中国外部的人们对此也就更为莫衷一是。
未来的35年,也就是从2014年到2049年的这35年,将是中国在“新常态”中,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寻求发展的阶段。但究竟如何定义已经或即将来临的“新常态”?如何准确区分“旧常态”与“新常态”之间的差异?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新旧转型之间的“度”,并避免出现其间的思维和行为盲点?这是今天和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
如前所述,经济领域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过渡,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其研判指标都是相对硬性的,都在提示人们,“旧常态”已经过去,“新常态”已经来临,人们必须迅速调整思路,应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即便这些挑战本身也是难度极高。
然而,更难的却是在其他领域里对“新常态”的认知和界定,对外关系尤其如此。毋庸置疑,中国对外关系近年发生了几近质变的变化。这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是30年前,甚至15年前都不存在的。当西方残留的傲慢遇到中国尚存的悲情,当中国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原本由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并冲击到世界的心理秩序的时候,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跨越战略和策略层面,对进入“新常态”的中国而言,下列问题非常深刻和重要:一、中国如何处理自己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二、中国如何处理自身与西方价值观的关系?无论是战略、策略还是其他更加深层的问题,都需要中国的人们在进入“对外关系新常态”时,有一个更加沉稳的心态,以及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成熟的把握。
(编辑:周凤梅)
延伸阅读:美媒:西方国家治国理念面临多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