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24日消息,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珍惜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中印都是世界重要一极,两国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莫迪就任新一届印度总理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王毅亲自去新德里传达中国领导人对印度新政府的热情祝贺。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成为众多媒体瞩目的焦点。
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编辑David Cohen7月17日发表分析文章称,7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为第二位会见新当选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国家领导人(莫迪此前对不丹进行了国事访问)。7月16日,习近平又与莫迪在巴西福塔雷萨举行的金砖峰会上进行了80分钟会谈。习近平传递的以中印共同的发展理想为重点的讯息,符合中国领导人去年提出的以发展为导向的外交理论。
习近平与莫迪的会面,使此前莫迪向安倍作出的上任后将日本作为其首次海外访问目的地的承诺成为泡影。尽管莫迪或仍将日本视为其在印度次大陆以外进行首次国事访问的国家,但他已将本定于7月初的访问推迟至9月。与此同时,从习近平和莫迪的会面,以及此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印度的访问中不难看出,中国正努力说服印度与中国发展基于扩大经济合作的更紧密中印关系。两家新成立的银行将支持印度的基础设施;中国还暗示将与印度签署一项服务贸易协议,以平衡印度对中国31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目前,中国对服务贸易设置了严格限制,而印度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优势。
2014年7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习近平和王毅都主张实施去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的地区外交方针。习近平在亚信峰会的致辞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一政策。这一方针的目的,在于让中国的邻国相信,“对于亚洲而言,发展是安全最大的形式”。中国传播这样一种安全观,是将发展作为所有关切中的优先事项,并让中国有机会向世界说明其经济增长能为地区安全做重要贡献。中国实施这一方针的目标,似乎是为了确保在邻国的战略考量中,经济一体化问题比领土争端问题更重要。
正如其他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印度的新一届政府正设法考验中国的这一理论:莫迪在竞选过程中强烈指责中国的领土主张,但与此同时也将经济发展放在其执政的中心地位,并明确表示有必要借鉴中国的改革进程。习近平和王毅都利用莫迪强调的第二个重点来说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两国应联合起来,他们还试图消除印度对经济问题的担忧。
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两国目前都在“努力实现民族复兴”,还呼吁双方扩大服务贸易、投资和旅游方面的合作。他认为两国贸易应该平衡和可持续,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欣然表示支持。同样,王毅也强调了两国都怀着民族复兴的梦想。双方在会谈中都提到了领土争端问题,但并未给出任何新的解决方案——只是将此争议留到了演讲的最后,并称在现有的框架下两国足以管控这种争端。
中国还安排了一些国际组织来吸引印度,邀请印度加入去年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直接投资和为实体商品贸易的扩大提供便利来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同样有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习近平邀请莫迪出席11月份由中国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将是印度首次出现在该峰会上。据报道,习近平告诉莫迪他期待在“上海合作论坛”上与印度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印度目前还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
但莫迪明显对传统安全问题感到担忧,他在金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讲主要关注这些问题。他在演讲中提到了恐怖主义、阿富汗、中东目前的战争局势以及网络安全,但并未提及领土争端。与此同时,尽管中日关系紧张局势持续升温,但莫迪明显希望与安倍保持密切关系。
习近平称,发展带来的好处将比其它类型的安全更重要。但这一理论有利亦有弊。习近平表示经济合作与领土和战略对抗有可能分开来讨论的。尽管他在与莫迪构建紧密商业联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种商业关系不一定能转化为中印政治关系方面的进展。
(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