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许多事,这些事情会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的关爱、平和的环境、朋友的友谊等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有一些东西应该让儿童尽一切可能避免。
儿童应该避免什么?
第一个应该避免的东西是烟草。
大多数人都严重低估了烟草的危害,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将近600万。烟草的另一大危害是二手烟,既害己又害人,而且烟草的危害对于儿童来说要甚于成人。
控制烟草之难,主要难在青少年吸烟方面。青少年源源不断地加入烟民大军,抵消了很大部分控烟戒烟的努力;烟草公司也在主攻青少年,美国过去半个世纪花了巨大努力,将成人吸烟率从42%降低到19%。之所以还有将近20%的成人吸烟,正是青少年吸烟的问题导致的。
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首先是从父母开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会导致胎儿流产、早产、体重过低和一些出生缺陷;二手烟会导致流产、死胎和宫外孕;怀孕期间和怀孕之后吸烟是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怀孕期间,夫妻都不要吸烟。
孩子从小在二手烟环境中长大,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比如哮喘、呼吸道疾病等。成人后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孕妇流产中很大比例与她们在儿童期间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有关。这些儿童除了生理上的问题之外,心理上的问题也很大,会出现学习和行为障碍,比如好斗或者抑郁。
根据研究,青少年暴露在父母吸烟环境下的时间越长,将来就越有可能吸烟。孩子吸烟一方面是受父母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后一种情况如果加上父母吸烟,就很难教育孩子不要碰烟草。
因此,父母至少在备孕期间就应该开始戒烟,越早越好,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对孩子的健康更有好处。加强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不要让烟草伴随孩子成长。
第二个应该避免的东西是酒精。
目前没有在备孕和怀孕期间饮酒的安全量,即饮多饮少都存在不安全因素,因为酒精会对胎儿产生包括出生缺陷在内的许多不利的影响。但并不是说沾了一滴酒,肚子里的孩子就不能要了,而是要尽一切可能避开酒精。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饮酒并不会对孩子产生健康上的影响。但无论父母是否饮酒,都要教育和监督孩子,让他们在成人之前不要饮酒。
青少年饮酒存在着许多危害,短期危害包括孩子的判断力受影响、发生无防护性性行为、体重和睡眠不正常等;由于儿童的体型小,饮酒很容易发生酒精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青少年饮酒的长期危害包括导致肝损害和脑损害,更会造成成年后继续饮酒,成为酒瘾者。
研究发现,青少年饮酒有一定的遗传性,即如果家中或者亲属中有酒瘾者,那么青少年饮酒的比例较高。因此,父母有酒瘾者要尽快戒酒,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接近亲友中的酒瘾者,以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青少年饮酒问题很严重,即便是在美国,尽管严禁卖酒给未成年人、父母提供酒精给其他青少年要吃官司,美国青少年饮酒依然相当普遍。在青少年饮酒问题上,父母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个应该避免的东西是毒品。
毒品和烟草、酒精一样,都可以影响未出生的婴儿出现出生缺陷等问题,特别是毒品的影响不会马上显现,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怀孕期间不能碰毒品。
毒品和烟草一样,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应该碰,而且要从娃娃抓起。毒品由于其神经作用和依赖性,一旦尝试就很可能会成瘾,很难自拔。对于吸食毒品,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在孩子接触毒品之前就让他们具备正确的认识而选择拒绝。
不要以为毒品是黑社会的事,毒品就在我们身边,孩子周围迟早会出现毒品的。就拿我儿子来说,某年暑期在其他学校上课,上厕所时就有人向他兜售毒品,幸好他已经具备了正确的知识,断然拒绝了。虽然这是美国的情况,在中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不要让毒品伴随孩子成长。
第四个应该避免的东西是暴力。
儿童的暴力倾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暴力倾向有的属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有些则是儿童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习惯,成年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儿童的暴力倾向开始于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家长视而不见甚至鼓励,他们就会继续下去,最后很难纠正。对儿童暴力倾向一定要严肃对待,教他们善待和尊敬他人。当他们行为好的时候加以鼓励,同时多了解儿童的社交情况,建立好的榜样。这一切都应该从家庭开始,因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父母的举止言语是孩子的榜样。
最后是性的认识。
性被称为禁果,传统的教育是禁欲。通过教育和信仰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很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但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宣传禁欲的副作用,是使孩子不具备性行为防护知识,一旦禁欲教育不管用,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艾滋病、性病等在青少年中的蔓延就是一个例子。
信息化时代,孩子们从网络上可以了解到各种信息,包括性知识,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对这个问题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只会更糟,早教育多沟通才是最佳办法。我们希望孩子在青少年期间没有性行为,但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自律。同时也要做好补救措施,让孩子懂得避孕和预防性病的知识。
给孩子接种HPV疫苗一度在美国引起较大的争议,保守人士认为这等于鼓励青少年性行为;在学校里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也引起相同大的争议。这些反对派在掩耳盗铃,今日社会没有净土,洁身自好最好,但一定要有亡羊补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