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朋友讲了一件趣事:
几年前,他回到老家去,县里领导请他吃午钣。席间,领导举起酒杯:“我代表全县30万人民敬您一杯酒!”他回答:“30万人民敬我的酒,我是得喝了。”
随后回到老家,亲戚朋友都来家里看他,晚间一起在家吃饭,当然也少不了喝酒助兴。这位朋友中午和“全县30万人民”喝了不少,有些不胜酒力,于是便和亲戚们说:“你们不要敬我了,你们今天已经敬过我很多杯了!”
亲戚们不高兴了:“你躲酒也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嘛,这个时候才见到你的面,哪里敬过你嘛,简直不耿直。”他解释:“中午你们领导敬我酒时,说是代表了全县30万人民,你们是全县30万人民中的一个,当然也就敬过我了。”众人喷饭,皆觉有趣。
确实有趣,因为在酒桌上,也常有“你代表我敬某某一杯”之说法嘛。许多人认为,中国“代表”泛滥,人人代表成瘾,是现当代以来的事。而事实上,中国的代表文化源远流长,且根深蒂固、直入骨髓。
即使是反对自己“被代表”者,也多是因为“代表”者的分量不够。民间有句质问的话叫“你算老几?”意为如果你算“老大”或者其他够分量的人物,代表一下就无妨了。
落马的央视记者芮成钢一句“代表亚洲”被狂喷口水,反对的网友中有一句话应用频率极高——“你以为你是谁?”意为你这个身份代表亚洲是不够格的。所以,可不可以“代表”不是大问题,但由谁来“代表”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芮成钢的话也有前后语境,颇有国内记者“为领导着想”的思维惯性,属于另一种“特色文化”,暂且不表。
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范围内在某些场合代表他人。有段时间国人嚷嚷一些人到国外去旅游没有体现出泱泱大国国民应有的文明素质,败坏了每个中国人的形象,丢了中国人的脸。我曾经很想不通,他丢他的脸,关我什么事啊?我可没感觉到他的不文明败坏了我的形象,他在国外不文明并不能代表我的素质啊。
但后来发现,这种说法自有它的道理。说他“代表”我到国外丢脸,在我们这个代表氛围浓郁的环境中,并不算太过。
举个例子,在任何一个单位,单位领导都会告诉大家,在外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不要给本单位的良好形象抹黑。在这个时候,每个单位员工都是单位的“形象代表”,你的形象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如果你给单位抹黑,你就得承担这“代表责任”了。
从一个单位来说,普通员工“代表他人”的范围就是“形象”,不及其余,单位的权力等等是分等级进行代表的,一个人可以代表到哪一个层次,那是泾渭分明,规矩非常清楚。“代表单位形象”与“代表单位”全然不同,前者是义务和责任,而后者是一种权力和资格。
因此,能够真正“代表”他人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也唯因如此,大家都在适当的场合争相表达自己的代表权,以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但一旦代表得不恰当,也就难免会让人在心里嘀咕“你以为你是谁啊”。
为了让自己的“代表”更有说服力,许多人的一生,成了一个不断争取更大代表权的过程,从代表全家,到代表全村,再代表全乡……代表权边界无止境,吾生之追求也无止境。看许多大人的狱中忏悔书,字字句句透出对失去“代表权”的失落,就会明白,能够在一定层次上代表他人的权力,对于代表氛围浓郁的环境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唉,难怪,为了代表权,什么故事都可能发生。
代表文化之盛行,在于代表规则的规范化,体现了社会的阶层层次性,而这种层次性又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知礼之美”。如果不超越自己的“代表权”、用“代表”的方式彰显身份地位,能让代表者理直气壮而不显生硬,让“被代表”者觉得理所当然不无欢愉,这里面可是颇有学问。想来,也只有内敛中庸的性格环境,才能产生如此的文化传统。
想起一次朋友聚会,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举起酒杯:“叔叔,我代表爸爸妈妈敬你一杯”,那位“被代表”的爸爸笑得合不拢嘴,席间众人都夸:这小子真会说话。
是的,代表资格的竞争,从小就开始了。
(据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