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日前刊文称,按照往年惯例,12月中旬前后是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间。而在今年的具体日程公布之前,“供给侧改革”一词近来密集地被提及。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提的都是扩大内需,如今供需的天平要从需求“一头重”的局面逐渐调向平衡,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转变。
文章摘编如下:
12月2日举行的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都是供给侧改革,就是放手让企业家去创新。可见,此前的这些改革概念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此时将供给侧改革提上日程可谓是顺理成章。
与供给侧相对的是需求侧,需求侧更多是短期问题,属于“凯恩斯主义”。而中国倡导扩大内需至今,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活力不足。其中,出口压力巨大,投资边际效应正在明显递减,而消费需求经过多年培养,其实是旺盛的,扫货日本马桶盖、买空澳洲奶粉……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举世公认。但是,这些消费需求大量输出,并不能为中国经济带来太多直接利好。
而正如李克强所言,供给侧改革是要放手让企业家去创新。从现实实践看,供给经济学主张减税以及减少政府干预。从中国政府近年来强调的改革动向看,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如此看来,企业家因此能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在追求数量的基础上,专注于提升质量,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谓是产销双赢。
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相比于凯恩斯主义的“利益均沾”“立竿见用”“皆大欢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且见效也可能是缓慢的。这就需要有魄力的改革者来推动,执政者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但从执政者本身来说,迎面而来的就是政府管理和官员考核的本质转变。没有了短暂任期内的直观增长数据作为政绩支撑,如何激励官员着眼于长远,将执政智慧投入到供给侧改革?这是顶层设计在制定相关调整政策时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