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城8月18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18日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建筑陶瓷工业园区举行,来自海内外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展商和采购商逾万人齐聚在有着4000年陶瓷历史的“北方瓷都”,共话陶瓷未来发展。
18日,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在山西阳城建筑陶瓷工业园区举行。 张云 摄
当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本次陶博会上授予阳城县“中国(华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称号。 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接受授牌。 冯红波摄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张秋俭,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著名经济学家、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胥和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吕琴,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锋,阳城县委书记窦三马,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等及泰国前工业部副部长、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顾问邬东·翁威瓦猜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自海内外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展商和采购商共计万余人齐聚在有着4000年陶瓷历史的“北方瓷都”,共话陶瓷未来发展。 杨杰英 摄
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以“阳城陶瓷通天下,见新见绿赢未来”为主题,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贸易化为方向,旨在打造国内一流的展会平台。
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式现场。 张云 摄
“阳城陶瓷有着打造‘华北瓷都’的雄心,这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最好的契机与动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张秋俭在活动开幕式上说,希望阳城以此为全新的起点,积极转型、苦炼内功,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中大有作为。
来自海内外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展商和采购商逾万人齐聚阳城。 张云 摄
自古以来,阳城就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素有“南有景德镇,北有后则腰”的美称,后则腰就是阳城著名的“陶瓷村”。据考证,唐宋时期,阳城便因盛产黑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至明清时期,阳城陶瓷产业达到极盛,成为朝贡用品,北京故宫古建筑群所用的琉璃瓦,90%为阳城制造。
民众参观陶瓷展。 张云 摄
“阳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具备了发展陶瓷产业的历史厚重感,更有着打造阳城陶瓷品牌的先天条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吕琴表示,在当前国内建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阳城陶瓷需充分利用阳城的历史文化优势,塑造自主品牌。
泰国前工业部副部长、亚洲国际贸易投资商会顾问邬东·翁威瓦猜曾多次来到阳城,对当地的陶瓷产业进行走访了解。此次参加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博会,邬东·翁威瓦猜希望探寻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国际陶瓷产业的发展。
“在泰国北部有一个以陶瓷闻名的喃邦府,虽在技术工艺方面远不如中国,但依然秉持着独有的泰国特色。希望阳城可以和喃邦府进行深入合作,促进泰中两国的贸易往来,共同推动两国的陶瓷产业走向国际。”邬东·翁威瓦猜说,设计是陶瓷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坚持民族特色的国际化设计,才能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
据介绍,首届阳城国际陶博会吸引了海内外100多家参展商,产品涵盖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古建琉璃、陶瓷机械设备等。当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本次陶博会上授予阳城县“中国(华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称号。
此次陶博会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和山西省阳城县委、阳城县人民政府主办。
陶博会期间,将集中展出近百家陶瓷企业最优秀、最新潮的产品,发布陶瓷行业具有创意的新产品、新技术。同时,还将举办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产业发展座谈会、成果发布会。另外,海内外的来宾还将参观考察阳城陶瓷企业和当地的人文历史古建,感受陶瓷文化。
民众参观陶瓷展。 张云 摄
近年来,阳城县把陶瓷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扩规模、拓领域、搞研发、抓物流、树品牌,推动陶瓷产业持续发展、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建筑瓷、日用瓷、工业瓷、琉璃制品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成为推动阳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目前,阳城陶瓷已出口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国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阳城陶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阳城陶瓷新品发布会。 张云 摄
“希望通过首届阳城陶博会来加强同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不断增强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阳城县委书记窦三马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