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灭东魏高欢,宇文泰率领左仆射、陇西郡公李虎进驻关中。李虎“善骑射、爱读书、重义气”,在剿灭敌人、拓展疆土、纵横征战的日子里,他和爱子李昞率军出秦入蜀,赴荆奔陇,先后征讨叛军侯莫陈悦,水淹灵州刺史曹泥,大破枭雄高欢,铲除反将酋梁企定,平定杨盆生军事叛乱,斩杀逃往关中的北魏皇帝元修,为西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李虎、宇文泰、独孤信等八人被朝廷封为“八柱国”。李昞也被封赏。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便命在关中带兵多年的李虎率部驻守武功。这里东承长安而通豫晋,南亘秦岭以望巴蜀,西接天水而连甘陇,北立周原以屏青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久,宇文泰实行“职分田”政策,李虎以“郡公”的身份得到了朝廷在武功漆水、渭水交汇处划分的十五顷田地。这里郁郁葱葱、森林茂密,向南望去,宽阔的水面雾蒙蒙一片,汹涌澎湃的浪涛卷着旋涡向东冲去。北岸上绿草茵茵,土地肥沃,是养马遛马的天然牧场。五年前,李虎的上司贺拔岳在这里以码头、森林和窦村以北的旮旯地带为掩护,借助奔腾东逝的渭水打了一场歼灭战,杀敌三千,生擒蜀敌万余人。
要守好京城的西大门,李虎父子肩上的担子不轻。李虎深思熟虑后,一方面在水陆两地上设立关卡,检查入渭船只和行人,保证京城安全;一方面在这水草肥美的土地上建养马场,以保证将士们每天有三个以上时辰的跑马训练。后又与儿子李昞商定,将赏赐的这些田地大部都分给了他的士兵和当地没有土地的人们去耕种,自己随即留下百亩土地在离码头有两里的坡地上建房栽树,置办家园。一来供养家眷,二来长安如有不测,他率队坐船顺渭水东下很快即到。
李昞相貌堂堂,文武双全,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深得“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喜欢。独孤信托人向李虎家求婚,要将四女儿独孤氏许配给李昞。李虎欣然答应,还安排李昞带着轻骑部队回老家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将全家接到武功。一年后,李昞将母亲梁氏等李家上下六十余人接到武功新家。在双方亲人和朝臣众将的见证下,由宇文泰亲自主持,李昞和独孤氏创汉化婚礼融合之先例,举行了既不失鲜卑风情又有汉族韵味,庄严而又热烈的结婚仪式。从此,李氏贵族就在武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安居乐业了。
李虎在武功履职的岁月里,在儿子李昞的协助下,严格按照宇文泰颁发的三十六条新制,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置立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实行屯田,积极协助宇文泰的首席智囊、武功人苏绰在武功试行典章制度,为全面在西魏推行奠定了基础。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6年),宇文泰又调李虎去秦州平定叛匪,武功防务大任交由李昞主持。
西魏十七年(公元551年)五月,李虎突然卒于军中,享年53岁。
父亲的猝然去世让李昞更加坚强与成熟,他多次领兵征战,都能出奇制胜。在一次与东魏的残余势力交战中,李昞救出已经身负重伤的西魏少帅、他的连襟宇文觉。公元557年,宇文觉改西魏为北周,是为孝闵帝。宇文皇帝念李昞对其有救命之恩,封李昞为柱国大将军。追李虎“佐周代魏”之功又加封唐国公并由李昞承袭尊荣而得到了“职分田”待遇的落实。
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2年)武功遇旱,五谷歉收。刚到安州任总管的李昞知道后,写信差人送回让家里安排救灾,送信的差人回到家里就看见夫人独孤氏已经将此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李府偌大门庭场子上撑起了三口放舍饭的大锅。灾民提着口袋,端着盆盆碗碗,广场上拥得黑压压一片,就连渭河南岸的人都成群结对渡河而来。独孤氏看人越来越多,又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并将自家百亩果园所结的果子都用于赈灾。
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在咸阳任上去世,终年59岁,葬于咸阳。他7岁的儿子李渊继承了父亲李昞唐国公的爵位。李渊又一次受到朝廷“职分田”的赏赐,李府面积成倍扩大,在方园几十里都小有名气,人们称其为李府大庄园。李渊称帝后,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沿渭河北岸西行回到武功老家,改武功故宅为庆善宫。李渊执政期间曾三次幸临武功,或访闾里旧故、或漆水河川围猎,史料均有记载。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了弥补杀兄刃弟之过,便以孝母廉义之举,寄情悔过之心,于贞观五年十月颁旨,在庆善宫西建慈德寺,彰显他对母亲生养他的劬劳之德的孝心与敬意。翌年正月二十,慈德寺落成,大戏助兴,众人参拜,香火盛传,延续至今,形成庙会。当时的汉化融合也引发了不少纠纷争斗。李世民便采取“封节立碑”树立汉化融合的典范,旌表各地的节义烈女和忠孝乡贤。庆善宫旁的段秋庄有一年轻少妇秋氏,因其丈夫段(慕容氏)将军为国殉难,她为丈夫守节忠贞十二载,培育儿子夺魁而被李世民御笔亲封,并将段秋庄改为立节村。尽管通过各种形式聚集正能量,但汉人还是让这些北狄民族的人们居住在渭河岸边,至今渭河边稠密的村庄就是游牧民族遗存的痕迹见证。
而今天的立节村分成了北立节和南立节两个自然村,烈女秋氏的墓冢就在北立节村东北处。
史料中记载有“十里窦村”之称的圪村,元、明时因瘟疫、战争、水灾,几乎无存。明时,山西的徐姓人家看此地三面环水,便以此为家,成了现在的圪村。金国统治武功时,庆善宫改名“崇教禅院”,金世宗完颜雍为寺院所铸巨钟被明朝元统三年的一场洪水冲埋在河床下面,118年后被一洗衣村妇发现,人们将其打捞上来。巨钟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运到西安,现在西安小雁塔博物馆内,“雁塔晨钟”为西安八景之一。
李世民先祖从始居武功至李世民15岁离开,前后四代人共有一百年多的历史。而不论是每遇天灾人祸李氏族人都能按照先祖遗训放粮救人。周围的老百姓把李府大庄园的恩情记在心间。慢慢地,把李府叫为大庄了。大庄也就成为李府庄园的代名词在民间传开叫响了,一直叫到今天。
而有关大庄一名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说李渊称帝时封武功人靳孝谟为朝邑法曹、金紫光禄大夫。命其诏使安集边郡,却被梁师都所杀,靳葬于靳家原祖坟处占地十亩许。当地人都叫“扁啦啦大冢”,大庄是大冢的一字多讹。
不管怎么叫,武功这方水土成就了李氏贵族的政治抱负和权力野心,也用其厚重的历史人文培育了名垂青史的皇帝,至今让世人传颂不已,并对武功这片古老的热土产生了神奇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