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无疑非饺子莫属,几乎所有重大节日都要吃它,且在不同地域流行。从考古发现看,最早的饺子出现在春秋中晚期,在山东薛国遗址中,发现了三角形面食,内有馅料,被认为是饺子的原始形态。而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晋唐古墓中,出土了放在碗中的饺子,形状与今天完全相同,虽无法知道馅料配方,但也是经水煮而成,只是当时不叫饺子,而称为牢丸或馄饨。
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源于中原宛城,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明朝末年张自烈做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比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南方有些地方过年时会打散鸡蛋后加热做外皮包上肉馅称之为蛋饺。
饺子之名,本是从馄饨中分化出来,初期饺子也是连汤食用,区别在当时馄饨用面皮,或掺入极少的豆粉,而饺子皮则是各种谷物混合而成,元代以后才以面粉为主。比如宋代著名的“水晶角儿”,完全是用豆粉做皮,成品晶莹剔透,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杂粮黏度太差,在汤中久置,必然散开,只好熟后即出锅,遂与馄饨有了重大区别,以后饺子影响力日渐提升,完全压倒了馄饨,它曾经是一种馄饨的前史,也就没人提了。
饺子在食界的特殊地位,使皇帝也不得不重视,据《酌中志》记载,明代宫廷正月初一已是“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清宫大年初一也需吃“煮饽饽”,即煮饺子,乾隆皇帝就曾在弘德殿举办过“进煮饽饽仪式”。
根据仪式,皇帝吃饺子需四盘调料,分别装酱小菜、南小菜、姜汁和醋,饺子分两碗,一碗中放素饺子6个,另一个放带铜钱饺子2个,确保皇帝来年行好运。清宫素饺子主料是干菜,有马齿苋,也称知寿菜和金针菜、木耳,辅以蘑菇、笋丝、面筋及豆腐干、鸡蛋等。
清朝时,皇宫中包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即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据有关清史资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据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介绍,清朝皇帝吃素馅饺子,是为了恪守努尔哈赤祖训,但到了中后期,逐渐有了变化,比如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时,《清宫膳食档》中就记载:“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可见此时皇帝已经吃荤。
不过,据说乾隆在除夕宴上,也有一品“鸭子馅临清饺子”,临清在山东,依傍大运河,是南漕北运的北方门户,自明代起商业发达、人文荟萃,美食兼南北之长,可惜清末因以海运替代漕运,大运河渐渐湮废,临清亦随之衰落,“临清饺子”也不复闻名。
其实,不仅是“临清饺子”衰落了,今天各地饺子均渐渐变成快餐食品,虽过节时仍有吃饺子的习俗,但只是虚应故事,不再居于核心地位。
一方面,传统饺子热量高、含盐量高,蛋白质含量却偏低,80%的饺子脂肪超全部供热的30%,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以目前市售的袋装饺子为例,即使只吃100克,即已接近了每日推荐的6克食盐量,而获得的蛋白质只有10克,而推荐量为80克。
另一方面,手工包饺子劳动量较大,还要有一定技术要求,年轻人大多不屑为之。其实,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每到春节,都会召集各王府福晋、格格入宫,一起包饺子和守岁,以联络感情,在那时,不会包饺子,简直要被视为大逆不道。
如今,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个部分,无一不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时候,更是在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必备的美食,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