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9月12日电 (记者 张一辰 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就是要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古丝绸之路赋于时代内涵,使沿线各城市迎来新生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12日在西安出席“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时表示。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12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启幕,本届艺术节涵盖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弘扬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的价值理念,包括表演、展览、论坛和惠民四个板块。意在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弘扬丝路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使不同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的国家、地区及民族增进沟通交流与文化认同。
严隽琪指出,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省份,陕西拥有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文资源,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丝路沿线各国开展紧密经济合作提供广阔空间。同时为陕西及中国西部地区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带来重要历史机遇。
2014年5月中国文化部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加强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体育、建筑设计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通文化壁垒,增强国家文化传播力。
严隽琪认为,随着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及沿线各国对差异文化的相互认同和尊重,从中国到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模型,已开始初步显现。
2013年欧亚经济论坛期间,欧亚9国共同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率先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开展国际合作。随后,“长安号”物流和旅游专列相继开通,使陕西面向中亚、中东及欧洲的物流通道开启。
2014年5月,西北五省区签订《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将跨行政区域的文化合作交流成为长效机制。上述举措令“丝路热”持续升温。
“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从而赋予其一定的复杂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这条丝路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带、多元文化的交汇带、促进地区和平兴盛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纽带。”严隽琪最后以此作为寄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