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巡视23个区县、5个市级部门和5家市属国有企业,发现‘四个着力’方面的问题线索207件、涉及229人;立案查处28人,组织处理35人,对发现的54名领导干部一般性问题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向被巡视区县和单位提出整改意见120条,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开展源头治理……”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2013年以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市委主体责任,对巡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决策部署,把加强巡视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此,市委组建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创新巡视工作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了巡视制度改革。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巡视工作,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创新方式、充实力量、完善机制,确保巡视工作高质量全覆盖。
建立新机制,强化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
重庆市按照中央要求,将巡视工作作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和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化措施,探索创新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13年9月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巡视工作制度和市委常委会、“五人小组”会、市委专题会议听取巡视工作汇报的机制。按照中央关于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履行职责、负起责任的要求,重庆市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贯彻中央和市委决议决定、研究决定巡视计划、听取巡视工作汇报、研究巡视成果运用、报告巡视工作情况、管理监督巡视组等职责,建立和落实巡前部署会商、巡中跟踪了解、巡后会审督办制度,切实发挥组织领导职能作用。
为了进一步强化巡视组和巡视办的职能职责,提高工作效率,重庆市按照“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创新”的职能定位建立了巡视办工作制度,实行巡视组长负责制和巡视干部岗位责任制。
一系列制度的出台有效强化了重庆市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2013年以来,重庆市委常委会议6次研究巡视工作,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7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领导小组有关领导33次带队到一线督促发现问题,有力保证了全市巡视工作的有效推进。
落实新定位,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任务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中心,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开展巡视工作。”重庆市巡视工作的新定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新精神。
“这样定位的目的就是着眼克服过去巡视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重庆市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确保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这个根本职责任务落到实处。重庆市将“四个着力”细化为58个参考要点,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方面注意突出重点权力、重点领域、重点人头三个重点,在发现作风建设问题方面注意了解违规情况、隐蔽问题、干群反映三个情况,在发现违反政治纪律问题方面注意把握执行政治纪律、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方面,在发现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问题方面注意抓好组织纪律执行情况、选人用人情况两项检查。
这些参考要点帮助各巡视组结合被巡视区县或单位的实际,把握“四个着力”的关键点和重点,选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当好市委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有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作出新部署,优化巡视工作的规划布局
为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巡视全覆盖的重大部署,重庆市委明确提出在时间服从质量、质量服从要求的前提下,3年实现对市管班子的巡视全覆盖。
为此,重庆市委巡视办提前谋划安排,创新组织制度,在工作路径和方法上动脑筋,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规划布局。
在统筹谋划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巡视底数,掌握应纳入全覆盖的巡视对象和数量,采用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巡视工作。同时,着眼长远,制定了《市委巡视工作2013—2017年工作规划》,保证了巡视全覆盖的科学、稳步、有效推进。在巡视力量的配备方面,将巡视组从原来5个增至8个,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再予增加;从纪检监察干部、组工干部、后备干部、新提任领导干部及财政、审计等专业干部中抽调优秀干部,建立上百人的抽调巡视干部库,与固定巡视人员共同做好巡视工作。在巡视频率方面,将常规巡视每年从4轮增至6轮,用3年时间把纳入巡视范围的区县、市级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市属高等院校巡视一遍,实现巡视监督常态化。
推出新举措,创新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
为了更好地聚焦主业,积极探索运用能够有效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巡视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重庆市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
实行“三个不固定”,明确在巡视工作中实行巡视组组长、巡视对象、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建立了由正厅级领导干部组成的巡视组组长库,灵活机动安排巡视的区县和单位,根据每轮巡视任务由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巡视组长和进行授权。巡视时间的长短在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巡视对象的情况决定,原则上区县巡视时间为1个半月,其他单位巡视时间为1个月。
不仅仅是在人员安排上,在线索发现上,重庆市要求巡视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多方印证,借助已有线索发现新的线索,深化线索反映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下沉一级进行延伸了解,必要时进行暗访,对被巡视单位某一方面的重大问题或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机动灵活开展专项巡视,这大大提高了巡视工作发现问题能力。”重庆市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重庆市还针对巡视对象的特点和腐败风险点,选准“突破口”,创新能够有效发现问题的方法。
巡视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为了推进多部门的整体联动,重庆市进一步健全巡视与纪检、组织、审计、督查等监督主体的协作配合机制,实现巡前有效沟通信息、巡中派员协助参与、巡后移交督办有力,形成突破问题、严肃查处的整体合力。
为优化程序、健全制度,提高巡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重庆市将整个巡视工作分解为7个步骤45个环节,促使各巡视组抓住重点,有序安排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同时,对巡视工作系列配套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不断完善巡视工作操作规范,着力形成既体现中央要求又具有重庆特色,能够支撑、覆盖巡视工作运行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法规制度体系。
实施新办法,注重巡视工作的成果运用
巡视成果的运用关系到巡视监督震慑、遏制、治本作用的发挥。重庆市着眼充分运用巡视成果,从问题线索分类处理、移交、反馈和督促整改四个环节入手,实施新办法,保证了巡视成果的有效运用。
分类处置问题线索。对巡视中发现的市管领导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移交市纪委进行处理;对反映市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移交市委组织部处理;对属于被巡视区县、单位管理范围的信访举报和案件线索,交被巡视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对巡视发现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认真剖析深层次原因,向相关部门提出深化改革、源头治理的意见建议。
严格移交办理责任,对问题线索移交实行审批制和签收制,落实签收单位的责任,明确回复办理情况的时限,协调相关部门优先办理,加强跟踪了解,定期催问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在巡视意见反馈上,重庆市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大会等不同层面,分层次分内容反馈巡视意见,有效提升反馈意见的针对性。
“对群众反映大、问题多或存在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在反馈意见时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祸。”重庆市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补充到。
此外,重庆市严格监督整改落实效果,督促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责任,加大整改力度,按时报送整改落实情况,并要求将整改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对整改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反馈意见是否全面整改落实到位。对整改不到位又发生重大问题的,严格按照《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规定进行追责。
贯彻新要求,加强巡视队伍的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巡视干部要从严管理”……重庆市严格按照中央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巡视队伍建设。
进一步严明巡视纪律,制定并实施巡视干部管理制度和《市委巡视机构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对巡视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督促巡视干部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
通过专题培训、组内“传帮带”等措施开展对巡视干部的经常性教育,不断增强对党负责的政治意识,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如实报告就是渎职”的观念。引导巡视干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做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表率;督促巡视干部以“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四个着力”为指导转职能,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标准转方式,以“强化责任、务求实效”为原则转作风。
另外,重庆市强化巡视责任,按照市委要求,研究制定了明确巡视组工作责任的具体制度,要求巡视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敢于面对问题、长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促进解决问题,用好巡视监督这把利剑,切实发挥巡视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重庆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