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找个车位难死。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只为找个停车位。中午出去尽量不开车,怕回来车位被占。”因为停车,在郑州郑东新区CBD一家银行工作的小周,每天都苦恼不已。
“停车难”本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在河南郑州,“停车难”像慢性病,已经从市区狭窄的羊肠小道,蔓延到了作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窗口的郑东新区CBD。
在这里,宽阔的大马路上,常常是路面两旁停满了车,而投资6亿多元建成的几个地下停车场里,却有近一半车位是空的。
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尴尬?是硬件设施问题,还是整体规划不合理?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2.8万个地下停车位“集体遇冷”
郑东新区CBD本不该面临这样的景象——几乎每个路口都能看到“禁止停车、违者拖车”的提示牌,但每条路上都停满了车。讽刺的是,在郑东新区管委会、郑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等机构的门口,路边停靠车辆最多,不时有人上前疏导停车,否则就会造成交通拥堵。而且,“这辆车还没走,那辆车就闪着尾灯等着停靠”的场景,经常上演。
“没见交警,就停路边;交警来了,随即转圈。” 走访中,记者询问了多位在商务外环路边停车等候的司机,回答如出一辙。
上述景象,与下面这组的数字格格不入。
据了解,2010年,为解决CBD停车难问题,郑东新区累计投资6.5亿余元,在CBD商务内外环修建9座地下停车场。除了3号和5号地下停车场目前仍在建设中,另外7座地下停车场均已建好并于2011年11月全部投入使用。而7个地下停车场,停车位总数在2.8万个以上,停车位足够民众使用。
通常情况下,车多、车位少会导致“停车难”。但郑东新区CBD的“停车难”问题,与众不同。
据承包上述停车位的北京金地停车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春生透露,该公司管理经营的1、2、4号地下停车场,共有2600个左右的停车位,但平均每天只有一半车位会停上车,其余车位都是空着的。
“这一半停车位中,80%以上的停车位为地下停车场附近的沿街单位办理月卡、年卡所用。而临时进入地下停车场停车的,20%都不到。”
另一名停车场管理者也向记者证实:“地下停车场里每天空余的车位,至少有2400个,还有不少商场的地下停车位空着,足够大家用的。只是很多人宁愿占道停车面临被处罚的风险,也不愿到地下停车场里停车。”
地上“停车没位”,地下“有位没车”,怪现状是怎么出现的?
停车后还需“步行半小时”,谁停?
“不方便”,是车主在回答记者上述问题时,诉说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到郑东新区CBD办事,到停车场得绕半天,还不如直接停在路边。”常到该区房管局办事的一位房产中介张晓说。
“停车场距离单位太远,总不能把车停在停车场,再步行二三十分钟到大厦上班吧?”在该区CBD工作的刘先生表示。
日前,有河南媒体报道称,郑州市今年正在建设14个公共停车场,共3427个停车位,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其中,郑东新区的CBD5号停车场,有1327个车位,是这些停车场中规模最大的,却因规划不合理而遭遇了“不受待见”的命运。
据郑州市公安局一位警官透露:“之前的规划是CBD商务内环路建成上下两层,地上行车,地下停车。后来因成本太高,未能实现,为了补救,才规划设计了9个停车场。”
此外,CBD内外环大厦的地下停车场车位“只售不租”,不对外开放,让车位变得更加紧张。
在地下车位“集体遇冷”、地上车位“一票难求”后,一副尴尬的场景重新出现。
记者了解到,2011年以前,该区商务内环上曾有300个临时停车位,后来被政府有关部门取消。但现在,眼看乱停乱放现象越来越严重,几经周折,2013年4月起,郑东新区商务内环在路边辅道的最右侧,划了一排临时停车位,供到沿街单位办事的车辆临时停靠。
转了一圈,投了巨资,似乎“停车难”又回到了原点。
几乎“失灵”的价格杠杆
为起到“引流”作用,地上与地下停车的收费标准,一般会有较大差异。但在郑东新区CBD,记者看到,两种差别不大的停车价格,让大多数车主没有动力“舍近求远”。
记者在该区路边的“P”字牌上看到,这里的临时停车位收费经过郑州市物价局批准,按郑州市一类区域收费,20分钟内停车免费,早7点至晚7点第一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再增加1元;上午7点至9点、下午5点至晚上7点为高峰时段,停车每小时增加2元。
据了解,自2011年12月26日,郑州市开始执行《关于市内城区公共停车场机动车存放服务实行差别化收费的通知》,将市内城区划分为一、二、三类区域,按照“中心区域高于边缘地区、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高峰时段高于非高峰时段”的原则,实行“差别化收费”。
然而,按照目前的收费价格,CBD地下停车场停车一次4元,每小时增加1元,单日最高15元。而地面临时停车位,也是停车一次4元,每小时增加1元,只是在早7点至9点、晚5点至7点每小时增加两元。
很多车主认为,停车价格差别不大,大家都不愿意舍近求远去地下停车场,“抢车位”就变成了车主们每天的必修课。
因此,如何用好价格杠杆,成为摆在郑州交通部门面前的一道新题。
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城市,已经开始注重用价格杠杆来调节这种不平衡。
日前,南京市将主城核心区干道停车费涨至20元/小时,停满24小时将要交244元,一天停车费比一次违停罚款还要高。停车费的大幅上调,引发了人们对交通资源分配、政府管理手段的争议。
去年年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在其门户网站发布《深圳市路边临时停车收费管理方案》,按照新方案,路边临停一天最高收费高达285元。
有观点表示,道路资源属公共资源,理应遵循“谁占用谁付费,占用越多付费越高”原则,也体现了公平负担的原则。但是,收费应采取必要的听证以增加透明度,只有在公开透明的运作体系下,公共资源才能得以真正优化。
“调整收费价格,不能光提高地面临时停车位的价格,这样会引起市民反感,认为是在敛财。”河南警察学院交管系交通控制教研室主任王峰说,可采取“有升有降”的方案,将地面停车收费提高,地下停车收费降低,地面与地下有两元钱的差价,市民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地下停车场降低收费损失太大,可以考虑从地面临时停车收费中予以补贴。”(记者 韩俊杰 通讯员 张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