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中国已提前进入了“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愈发不现实,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形式正在被提倡。9月3日,财政部、发改委、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四部委下发通知,明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时期,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有序推开,相关制度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实际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已在国内多个地方兴起。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浙江金华、吉林松原、河北张家口等地政府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依靠社会、企业力量,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通过推进社会化养老,政府执政角色也开始从“大包大揽”向统筹社会资源发生着转变。
“只需手机一键拨通说明要求,不一会儿就会有人上门服务。”家住松原市宁江区文化街道的李国敏老人说。过去,她时常犯愁:老伴儿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儿女在外地帮不上忙。而如今,拿着民政部门免费发放的代金券,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家政服务。
为李国敏服务的工作人员来自吉林省松原市丽洁家政。“公司的服务能力和价格优势让我们在‘居家养老’招投标中胜出。”松原市丽洁家政董事长包丽洁说,虽然目前收益较低,但参与居家养老的民生工程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企业不该算小账,目光要放长远才行。”
松原市政府调研发现,松原市区养老院容纳能力有限,且老年人普遍习惯居家养老,因此探索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该模式以市内60周岁以上身体失能、家庭困难的老人为服务对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搭建养老信息平台吸纳相关企业入驻的方式,在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养老服务产业链条。
接下来,松原市还计划在养老服务基础上编制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理念挖掘民生工程背后的隐性商机。在居家养老试点社区中,有关部门详细统计域内老人的各类信息,编制数据库,与通讯公司、公益组织合作研发信息服务平台。“未来平台将逐步扩大,在公益助老之余,纳入家政、餐饮等各类服务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做大养老产业。”松原市民政局局长马建华说。
而在一年前的浙江金华农村,当地政府推出的了“统分结合”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政府扮演统筹社会资源的角色,通过政府财政资金、企业商会捐赠、上级补助、乡村自筹等途径支撑和保障了农村居民养老服务的硬件建设机构常态运行。
据了解,浙江金华农村养老模式的核心是两个“统分结合”即服务上实行“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居住”,运营中实现“中心较大村统一布点、边缘较小村分餐配送”相结合。重点解决农村老人日常用餐、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最基本问题。截至目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已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0多家,可服务老人两万余人,占全区老年人口数近一半,并力争2014年实现全覆盖。
不久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也正式启动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这些服务同样依靠社会、企业力量,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以日间照料站服务模式做补充,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由过去被动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记者 吴昊 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