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17日在浙江舟山表示,目前中国非遗申报中存在着“狗熊掰玉米”的现象,一些申报者过分看重项目名录的级别,在不遗余力不断“升级”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工作却打了折扣。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在非遗保护的实践中,很多申报人信守了诺言,但也存在着‘背信弃义’的现象。”刘魁立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舟山论坛上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契约意识的淡薄,存在着对‘虚荣’及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
因此,遵循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强化非遗技艺的公产意识十分必要。刘魁立说,一旦进入非遗保护名录,那就意味着申报人与履行文化保护职责的行政部门达成了该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契约,双方都有遵循相应许诺的义务,虽然这是一种自愿承诺,但也是一张“军令状”。
刘魁立表示,非遗保护中契约精神的遵循,不仅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及个人,同时也涉及文化保护的行政执行部门,因为该契约的执行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定期地进行检查。“我们需要通过上下合力、共建互动的方式,使我们的非遗保护落到实处。”(记者刘明洋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