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阻碍流通引擎发力
流通能力欠缺使中国名为世界工厂,却缺少价格决定权和渠道话语权,当前“碎片化”政策难以适应现代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最近在北京、广东、陕西等十多个省市调研发现,随着贸易流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相关部门近年出台了许多推动贸易流通发展的政策文件,各地发展流通业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但由于管理职能分散,贸易流通各种政策“碎片化”现象突出,同时基层管理者对流通的认识不清晰,对现代流通的规律不了解,以“抓工业”的传统思维和管理模式“搞流通”,出现各种乱作为、乱兴奋现象,甚至成为贸易流通健康发展的阻碍。
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认为,促进经济转型需要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引领作用,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需要优化流通产业生存“土壤”,进一步释放流通“红利”。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针对目前内外贸管理分离,内贸管理多头、行业色彩浓厚、服务意识不强,专家认为,下一步应加快从行业管理向商务行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转轨。
流通业高成长潜力引发投资热
贸易流通是经济的“血脉”。在我国经济增长从制造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过程中,贸易流通业的“新引擎”作用正在凸显。
在广州市天河区上元岗,记者看到,总投资4亿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正在紧张兴建,占地上百亩的冷链基地已现雏形,世界最先进的制冷系统即将安装。广州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林殿盛说:“这一项目由交通集团长运公司独资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后,将成为珠三角,甚至华南区域标准最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市场前景广阔。”
在西部城市西安,出现了农产品物流投资热。民营企业欣绿公司投资10亿元选址扩建的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4000多商户经营,年交易额100多亿元,成为西北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介绍,2013年各类资本投向物流的趋势明显,多家产业基金投资快递、公路快运、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领域。一些钢铁、煤炭、房地产企业开始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寻求机会。
据商务部介绍,201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
面对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商贸企业的多业态融合已从线下走到线上,目前全国60%以上的传统商贸企业开始涉足网络营销。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8%,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进入成熟期的网络购物市场,使电商企业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政策“碎片化”落地无力
不少企业和专家反映,这几年国家对贸易流通领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自2012年国务院39号文件《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一系列推动贸易流通发展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流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但由于没有以系统性、全流通的观念思考和制定政策,不少政策停留在文件上,零散性、碎片化现象突出。
管理分散,部门扯皮,花钱不少不见效。在东部某市,2013年投资近4亿元建设一个物流项目,向发改部门申请了450万元的资金支持,但随后又听说商务部门对类似项目支持力度更大,却已不能再重复申请。企业负责人说,各种扶持政策分散在不同部门,支持力度又不一样,让企业很茫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认为,资金分散的背后是管理分散,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上面有心下面没力,政策落地有阻力。一些企业和行业组织反映,这两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大多数是以“意见”的方式出台,法律地位不足,甚至与其他法规和政策相抵触。比如政府发文,要求水、电工商同价,但供电、供水公司并不执行;高速公路收费,协调了若干年,由于利益链难撼动,进展寥寥。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马仁宏说,很多政策文件很好,但到了地方就“骨感”了。不是下面的干部不想做好,是缺少可控资源。现在地方政府能做到的,一是税收地方留成的部分不要了,二是评比奖励,通过让利、补贴的方式吸引一些民企。
不接“地气”,减负政策变“增负”。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营改增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多次调查,营改增后大型物流企业公路运输业务部分实际税负增加了120%。广东林安物流集团总经理余栋梁、山东立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束庆君等指出,问题的关键出在制定政策时没有充分调研行业的最新变化,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车、货、司机是分离的,物流公司80%不是自有车辆,导致许多费用抵扣不易,本该鼓励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反而增加了负担。
行政管理尚存计划体制痕迹
贸易流通产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较早、较快、较深入的行业,但行政管理仍未彻底摆脱计划体制痕迹,内外贸管理分离、内贸多头管理的体制,不利于流通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十分迫切。
丁俊发指出,物流业的管理涉及到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十几个部门,为了克服多头管理弊端,成都市成立了物流办,武汉市成立了物流局,做出了有益探索。“从长远看,国家层面应该设立专门的物流业管理部门。当前,应该强化发改委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能力,为物流业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准备。”
去年铁路政企分开之后,实现了由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在专家们看来,这种大交通格局有利于物流业发展。
这样的整合还需进一步。“从整个流通市场管理来看,目前粮、棉、油、烟、药、盐等重要商品的管理分散在各个部门。下一步管理职能的转变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建立完善商务部牵头的流通联席协调会议机制,第二阶段逐步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管理机制。”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建议。
构建集约高效的管理体制,不能简单看作机构的调整。专家认为,现代流通业涉及面广,管理复杂,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需机构调整的“物理反应”,更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变革的“化学反应”。比如,目前内贸流通的行业管理色彩仍然浓厚、服务意识不强,下一步必须加快从行业管理向商务行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转轨。
“有形之手”作为有方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等专家认为,面对不同流通发展阶段相互交叉、重复带来的复杂性,“有形之手”如何正确地作为,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
提高商业规划水平和执行力,引导流通业合理布局。今年5月,坐拥济南“金街”泉城路中段的百盛正式关店,仅仅运行了2年时间。百盛关店的背景是:四年来,泉城路商圈先后落户了恒隆广场、银座商城三期、贵和购物中心、济南世茂国际广场,中外商家在此“短兵相接”。去年以来,百货店骤然关停的现象在西安解放路商圈、上海中山公园商圈都曾出现。
山东省商务厅总经济师王洪平说:“关店现象既有电子商务冲击和成本上涨原因,也与商业规划无力带来的商业无序竞争、设施过剩关系密切。”
近几年我国绝大多数地级以上城市和60%的县级市已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但基层商务部门反映,由于《商业网点管理条例》迟迟没有出台,“合理不合法”的商业网点规划落实力度十分有限,商业无序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难以遏制。据国际咨询机构世邦魏理仕调查,去年世界建造商场最多的10个城市,中国占了9个,中国在建商场面积占到全球在建商场面积的一半。
及时调整税费标准,为低利润时代的流通业减负。西安海纳零担运输公司经理赵建宁说:“15年前,一吨货物从西安运到北京的收费标准是600元,到现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但运输企业的人力成本、路桥费、燃油成本翻了不止一倍,利润越来越低。”目前流通业已全面进入“低利润时代”,亟待税费负担标准相应调整。
广州黄埔华苑集团董事长秦鉴洪等餐饮企业老板反映,广州餐饮企业需要承担50项税费,所有税费总计占企业总营收的12.5%。“目前餐饮业正在快速向大众化转型,这些负担有的应该降低,有的应该取消。比如目前餐饮业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为1.25%,与珠宝金饰等行业标准相同,很不合理。”
更新管理思维,适应流通业“生态剧变”。洪涛认为,电子商务引领的商业运行机制变革,打破了地方封锁、保护主义等阻碍商品自由流动的行政管理问题,这需要商务管理思维和模式的更新。
采访中,专家们认为,当前推动形成富于活力的流通机制,有待于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步伐。
从“补贴式”转向“入股式”,强化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设施回归公益性的方向,近两年各级政府出台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税费、用地、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但许多减负补贴并未真正增加公益性的“话语权”,对降低菜价、提高效率、保障供应作用甚微。
商务部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央财政资金大多以直补、以奖代补等一次性投入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形成资金投入、股息分红反补公益性功能的长效机制。将来有必要通过探索设立发展基金、支持公共私营制等融资模式,推动财政资金由单纯补助方式向入股和补助并进、以入股为主的方式转变。
大力推行供应链管理,让更多企业走向“微笑曲线”两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优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供应链管理通过管理与技术双创新的运作,有利于促进流通企业、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丁俊发认为。
以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为重点,促进内需外需协调发展。专家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人均GDP3000美元至8000美元是现代流通业的起飞阶段。我国消费市场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消费之间仍有明显差距,蕴藏巨大的需求潜力。
“运动式”思维难以支撑流通业成长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许多地方政府对发展贸易流通产业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一些决策者不熟悉服务业,对发展策略多有茫然,热衷于炒作新概念,追求“高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发展“抓手”。
盲目谈“赶超”,基础流通行业被忽视。企业和专家反映,一些地方政府在做经济决策时,常常是一种运动式思维,不是从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来判断,而是基于“国际领先”或“世界一流”的“赶超”理念,谈到发展物流业,就是要发展现代物流,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谈到发展服务业,就把零售业、批发业、酒店业、广告业等纳入“传统服务业”范围,不予重视。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从服务业成长的逻辑上看,只有充分地发展基础性服务业,才有利于发展所谓的“现代服务业”。例如,目前我国非常活跃的各种专业市场,是现阶段贸易流通中最具中国特色和活力的市场形式,但却与不少地方提的所谓“先进性”有冲突,在一些城市没有获得充分的重视,甚至成为被取缔、被限制的对象。
擅长做规划,无从抓落实。一些业界人士反映,近几年国家各部委和一些地方都推出了不少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规划,但具体推进却困难重重。如物流企业普遍反映,随着城市扩容改造,原有物流用地不断“被拆迁”,新增用地无法保障,高标准、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难以落地。
另一方面,一些关系全局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滞后,如全国物流骨干网早已有规划,但缺乏扎实推进的具体措施,单靠个体的企业很难推进。
从兴办“工业园热”变成建设“物流园热”,从招商引资建工厂,变成招商引资搞商业地产。由于长期“抓生产”、抓GDP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一些地方在抓流通时沿用过去抓工业的方式,热衷于兴办园区,打着现代流通旗号的各种园区建设火热。广东某县的“商贸综合物流及配套项目”自2009年动工,原计划建成集工业原材料、建筑材料市场、物流配送以及金融结算于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平台,面向泛珠三角地区,连通粤、赣和华中地区。作为项目“配套”的别墅小区早已售卖,而项目主体的“商贸综合物流城”却不见踪影。
业内人士反映,近年来打着现代流通名义圈占土地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重点从建工业园变成建物流园、发展城市综合体等,易于被开发商钻空子。物流、仓储用地转换成商业、住宅用地,进一步加剧了流通用地紧张。
热衷于上项目建平台,挤占民营企业空间。目前信息化建设是流通领域的一个政策支持方向,许多地方遂争相上马各种信息化平台。广东林安物流集团董事长李金平说,一些地方把物流信息平台交由交通部门或是国有企业来做,有的地级市也要建一个,投资动辄数千万、上亿元,由于没有真正的市场化作支撑,很多平台成了“花架子”、“僵尸”平台,不接地气,对企业用处不大,政府资金和补贴效用不高,还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企业和行业协会普遍认为,过去政府对贸易流通基本上是“放开不管”,现在认识到流通重要性后开始管了,但不应沿用发展制造业的“老套路”来管贸易流通。
政府亟需将工作重点从抓项目转到营造环境上来,着力做好城市物流布局的整体规划,以及物流基地的具体功能设计和交通配套,而不是某一个具体园区的建设。(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钢 车晓蕙 袁军宝 黄深钢 姚玉洁 褚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