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9月20日电 (张原 曲成兰)“下午5点半下班,晚上8点半才到家”,以前济南人用来调侃北京、上海的这句话,如今却演变成济南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
如何解决道路拥挤问题,还市民一个便捷畅通的出行环境?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邀请来清华大学著名学者和济南多家媒体记者,和60余位一线执勤交警周末共聚一堂,理性分析交通拥堵的真正原因,深入探讨治堵有效方式。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陆化普在和济南交警与媒体记者对话时建议全面看待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据济南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记者发稿时,济南市汽车年平均增长率为17.14%。2014年上半年济南市又新增机动车数量11.5万辆。目前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5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近132万辆。陆化普认为,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无疑是交通拥堵的重要诱因,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限制,交通资源配置不合理,交通管理方式落伍,城市道路使用者文明素质不够等,都是济南市近年来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陆化普说根据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断定,“交通拥堵的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过去主要是城市中心拥堵,现在普遍向城市周边延伸;过去主要是一线城市拥堵,现在已经向二三线城市迅速扩展蔓延――交通拥堵在中国各地均呈现全局性拥堵状态。”
记者注意到,中国社科院9月17日发布了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称,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加速,城乡汽车需求量仍将继续增大,城镇规模还会在现有基础上扩增50%,车与路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这位权威专家认为,城市交通拥堵,深层反映出中国城市交通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因为交通拥堵与特定城市的交通结构、道路用地形态、人们出行习惯,甚至与道路网的整体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程度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治堵”因而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解决的,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交通拥堵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很多城市试图多修建高架桥缓解拥堵。陆化普却认为,高架桥并不是解决济南和其他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剂良药。如果高架桥系统完善,从汽车通行角度是有益的,然而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弊大于利,尤其是在济南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架路系统需谨慎。
陆化普建议拥堵严重的城市尽量选择以公交、步行、自行车为主要出行系统。他提议,市民能自觉响应“一公里出行步行,三公里出行骑自行车,五公里出行坐公交”的号召。按照陆化普的分析,当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85%甚至突破90%时,该市居民便有可能享受到便捷出行的交通环境了。
本网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多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济南交警开动脑筋,借鉴各国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设立高峰时段的潮汐车道,设立可变车道等。但是,在现有的道路资源条件下,这些努力依然无法抵消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和城市道路资源严重缺乏的造成的双重压力。
尝试通过交警、专家和媒体记者的对话,寻求更多的智慧和理解,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宗岩相信,有专家指导和政府重视,加上全体出行市民的自觉配合,济南一定能打赢治堵这场硬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