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阚枫 陈伊昕)22日发布的中国首部《临空经济蓝皮书》建议,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建立辐射京津冀三地的“京畿新区”,破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外,报告建言北京应依托新机场建设,探索建立首都行政副中心,争取部分政府部门外迁,实现北京行政功能资源的优化配置。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呼吁建立“京畿新区” 破题京津冀协同
今年以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位于北京南城的北京新机场建设,无疑是外界观察中国首都发展转型的两大窗口。
这份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4》,专门单列章节分析北京新机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的作用。
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处在京津塘和京保石两个重要经济发展带的交会处。作为综合性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新机场首期规划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4条跑道,航站楼面积70万平方米,客机位220个,年飞行量65万架次,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
这份报告提出,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机场建设成为每个大中城市所必需的硬件设备,在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升级,广泛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以枢纽型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对相关产业聚集及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巨大。
报告提出,要以北京新机场建设为核心,创新京津冀合作体制机制,充分整合和协调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资源和职能,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跨区域的京畿临空经济合作区(“京畿新区”),并将其作为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这必将成为带动北京南部区域,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乃至首都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引擎。”报告称。
对于这个“京畿新区”的发展,报告提出,以北京新机场航空港为核心,以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为“经”,以永定河为“纬”,以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廊坊部分区域为主体,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创新示范区、中国(京畿)自由贸易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航空商务区和生态宜居功能区,支撑首都城市功能向天津、河北周边区域疏解和优化。
依托新机场建首都行政副中心 争取政府部门外迁
此外,这份报告还建议,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立首都行政副中心。
报告称,首都行政副中心在北京南部建设,结合北京新机场、京津冀区域的开发,将使南部区域成为首都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将达到疏解中心城、建设新区的目的。
“行政中心外迁有一个最重要的动因,就是要通过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因此,在选址上往往会优先考虑符合城市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新区。”报告称,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是未来北京发展的重点区域,北京南部也将成为撬动北京未来发展的支撑力。
对于这个“首都行政副中心”的定位,报告称,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立首都城市副中心要明确功能定位以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依托,要根据其位于临空经济区的特点,着力培育有别于东城、西城的国家行政中心区及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特色。
据此,报告建议,优先争取外交、商务、科技、交通等与国际外交相对密切的部门或对交通需求比较敏感的部门整体外迁。“这些部门国际交流、国内交流活动较多,外迁到机场周边,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争取发改、规划、建设、国土、卫生等机构的对外交流服务部门,以及较为独立的部门,部分迁入首都行政副中心。报告称,“这些机构的某些部门,以对外交流、督查、检查为主,大部分时间需要到国内进行调研,可以入驻新机场周边,减少客流压力。”
另外,报告称,全国人大、政协的对外联络、会议等部门也可以外迁到首都行政副中心,国务院、人大、政协以及各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也可以随着部委和部门的迁入,共同迁入。
报告建议在首都行政副中心设立会议服务区,国务院、人大、政协及各部委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的大会,集中安排在此区域;年初、年中,国务院、人大、政协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可以放在行政副中心,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大会,每年定期举办,为降低交通流量,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