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沉浮逐幻去,一梦逢春变古今。中国梦图景镌刻了几代中国儿女的奋斗与青春,凝结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与共识,表达了国人孜孜以求的信念与决心。今天,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逐渐兴起,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维取向也在悄然改变,这对中国梦共识的形成与凝结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在微传播语境下,对中国梦的解读和阐释带有即时性、叙事性、评论性、裂变性等特质,从自我传播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最终达成社会共识。必须看到,这种传播特质是一柄双刃剑,积极与消极作用并存。从积极层面看,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的转发评论实现参与和互动,这种平等交流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公众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同。然而,微传播在提高受众判断力和鉴别力方面又存在天然缺陷——在信息接收环节,公众不易甄别千差万别、来源芜杂的信息是真是伪;在参与互动环节,由于不对等的信息交换背景,理性往往被群体化情绪所左右。一些谣言和“杂音噪音”的瞬时海量传播,常常会引发群体性的焦躁、不满和愤懑,造成群体性盲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众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期待。
因此,在媒体格局深刻调整、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规范微传播空间,加强微传播治理是凝聚中国梦共识的迫切要求。
首先,创新微传播治理范式,以符合微传播发展规律的手段强化中国梦的正面阐释与宣传,用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去整合、通约微传播中各种思想差异和认知偏差。要注重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微传播媒介,着力构建整体联动、优势互补、覆盖广泛的中国梦传播格局,建立良性的微传播生态环境,让公众意识到中国梦是所有个人理想诉求的根本皈依,理解国家梦和个人梦之间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关系。同时,向公众传递有价值的权威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其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方向和价值判断,引导盲目批评向建设性意见转型,从而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其次,主动设置和营造主流健康向上的议题话语,防范议题陷阱,抢占意识形态高地。从舆论生态变化的角度看,微博微信在话题设置、影响舆论方面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网络热点议题在微博微信中呈现迅速生成、发酵和扩散的态势。因此,必须紧密跟踪网络热点议题的连锁演化和再生,防范议题陷阱,在微博微信中多维嵌入,用积极向上的议题链牵引正能量的价值链,昭显中国梦的力量和声音,进而使中国梦在微传播的意识形态领域占领制高点,拥有话语权。
第三,规范微传播底线,为中国梦凝聚道德支撑。遵循文明上网七条底线,加强微传播空间的法治管理,引导公众自觉坚守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增强自律和责任意识,抵制网络媚俗、网络讹诈、微博炒作等恶俗信息,树立对社会公共秩序的尊重意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中国梦共识的精神支撑,充分拓展道德楷模在微传播空间中的扩散广度和深度,褒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同时,建立微传播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对信息风险和舆论暗流实施精准靶向的微干预手段,增强微博微信用户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降低传播风险。
最后,纠正传播空间的价值偏见,化解网络浮躁与焦虑。微博中的躁动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对现实的浮躁,应当积极引导公众对成功意义的理解,帮助网民纠正价值偏见。针对微语境中较为突出的“物化生存、精神懈怠”现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树立中国梦的引领航标和精神火炬,重构国人的精神家园,为广大公众在自传播空间中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引。要在微传播领域坚决批驳错误的思想和观点,细致而深入地开展舆论引导和斗争,用真理战胜谎言、谣言,引导人们实现从“努力无用”到“务必奋斗”和“享受过程”的思想转变,让微博中那些无处皈依的“自我”安放在中国梦的理念和情怀中,从而化解网络焦躁,让公众对中国梦的感知从“信”到“爱”最终落实到“行”。
(霍晋涛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中国梦”理论专项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