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官员和专家表示,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对于当今世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获得广泛认同
俄罗斯孔子基金会主席列奥纳德·贝列罗莫夫表示,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今中国已成为领跑全球的主要经济体,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世界所接受。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的思想发扬光大。
刚果(金)金沙萨大学教授姆文当卡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儒家讲求“和”,这正是现代世界所缺少的东西,尤其战乱频仍的非洲,更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塔季扬娜·布赫季亚洛娃表示,中国的政策始终秉承传统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和为贵”思想,对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发挥了重要作用。布赫季亚洛娃介绍说,前来孔子学院求学的学生,对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都非常感兴趣,儒家学说蕴含的哲理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顾问傅增有教授对本报记者说,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和为贵”,这对于当今世界非常有价值。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不论大小和强弱,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如果所有国家都做到了“和为贵”,那么国与国之间就自然会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余春向本报记者表示,习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解决面临困难的启示,可以为治国理政、处理国际关系提供有益帮助。孔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对当今国际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也尽自己的能力来维护着世界的和平发展。这正如习主席所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西班牙《环球亚洲》杂志社社长、中国问题专家伊万·马涅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华文明重视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和基因,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营养来源,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的重要精神动力。马涅兹表示,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必须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与和谐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国当前正在走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与“和为贵”的文化一脉相承的。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成文化的发展与壮大
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部长穆哈梅季乌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文明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借鉴,能够促进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习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倡议,不仅仅是为了中国一国受益,而是谋求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带来福祉。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杰特·巴纳吉长期致力于中文教学和中印文化交流。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他受到了习主席的亲切接见,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还获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巴纳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曾经与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促成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正是由于吸收了世界多国文化中的鲜活部分,中国文化也因此丰富起来。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讲话中所阐述的推动世界文明交流的观点在今天有着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不同于西方价值观,中华文明提倡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既是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也为处理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发扬,必将对人类文明在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穆罕默德·扎耶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对包括埃及在内的其他国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中心和孔子学院执行主任琼·布热津斯基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强调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正是孔子学院的使命所在。“在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和社区了解中国、学习中国语言和灿烂文化之际,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令人鼓舞。”
(本报记者谢亚宏、林雪丹、苑基荣、王天乐、许立群、吴刚、丁大伟、黄文帝、吕鹏飞、陈丽丹、刘睿、吴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