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沙漠明珠青土湖在干涸51年之久后起死回生,自2010年以来湖面连续扩大。到今年年底,这里已形成22平方公里的湖面,是杭州西湖的3倍多。
青土湖是发端于祁连山东麓的内陆河石羊河的尾闾湖,被称为防止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合龙的一道“水门关”,到上世纪50年代初尚有120平方公里的湖面。但自1959年起,由于石羊河水被过度利用于工农业生产,青土湖完全干涸。“水门关”失守之后,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风沙更为肆虐。
为不让民勤绿洲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07年底,国务院启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大力压减农田灌溉面积,关闭灌溉机井,普及推广“耗水量小、经济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这里也是全国最早推行水权水价改革的地区之一,通过水资源总量控制、配水到户和阶梯水价,使石羊河流域及青土湖一带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地下水严重过度开采的问题明显改观。
隆冬时分,记者来到青土湖畔,看到成片的金黄芦苇随风摇荡,水鸟翱翔。在不远处起伏的沙丘上,新扎的麦草方格一望无际,成为连接青土湖这道“水门关”的“秸秆长城”。
在青土湖周边,还形成了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湿地。许多沙丘上长出芦苇,而芦苇被称为“地下水位测量仪”。一项调查显示,青土湖一带地下水位不断回升,自2007年至今已从地下4.02米上升到目前的地下3.2米,升高0.82米,局部地方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在此影响下,青土湖一带植被增加,植被覆盖度已从7年前的不到20%提升到目前的40%以上。据武威市气象局资料记载,1981年到2010年,民勤县区域性沙尘暴平均次数为17.9次。而2011年到2014年,民勤县区域性沙尘暴降至年均不到1次。
“我小时候,沙漠边缘的青土湖还没有干涸,我的爷爷带着我到湖里摸鱼、掏鸟蛋。现在,我也有孙子了,青土湖又活了,严重的沙尘暴明显少了。”附近东容村66岁的村民杨树元说。
在他的记忆中,紧邻青土湖的煌辉村遭遇“沙上墙、驴上房、地撂荒”后,最终整体搬迁。而如今,记者在这里碰到几位慕名而来的外地“驴友”“摄友”,特意绕道来到青土湖畔,观赏与杭州西湖截然不同的沙、水相接的雄浑风光。(记者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