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全城公共场所同时默哀1分钟
领导人明天出席国家公祭仪式
本报综合报道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也将同步直播。
此前南京市政府发布公告称,届时在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约 10:01),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正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
纵深
我国如何“高规格”纪念抗战?
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
根据安排,12月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我国将通过一系列公祭活动的举行,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立法 公祭日上升为国家意志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
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决定草案说明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自1994年起,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组织公祭活动。多年来,历史研究专家、幸存者等一直为设立国家公祭日而奔走。分析指出,将公祭日通过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之后,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将二战期间的重大惨案定为国家公祭日一直是国际惯例。”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邹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祭当日,国家领导人到场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这既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警醒。
常委出席 习近平两月内两赴抗战纪念馆
1995年、2005年的9月3日,即抗战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2010年9月3日,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集体出席,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烈士敬献花篮。
此前,每逢全民抗战爆发或抗战胜利的“逢五”“逢十”纪念日,国家领导人都会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今年并非“逢五”“逢十”,纪念活动的规格却如此之高,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7月7日,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参加纪念仪式。新华社报道指出,这是首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参与官方纪念。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隆重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坐落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两个月内第二次迎来国家主席习近平。
当天上午,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15天后,“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沈阳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现在仪式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舆论分析指出,这是今年纪念抗战活动中的又一次“破例”。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往年的撞钟仪式,通常是辽宁省相关领导出席,今年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参加。
释放信号 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7月7日活动伊始,习近平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国民党老战士林上元,以及两名少年儿童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独立自由勋章原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参加抗日战争有功人员的一种勋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质地为锻铜底座镶嵌“1937.7.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地”中英文字样。
两个月后,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上,一场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的仪式也引发诸多关注。上午10时,正式开始的仪式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现场1500多名各界代表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与2010年的纪念活动相比,这次敬献花篮仪式上的精心安排也有着深刻寓意。
据悉,仪式现场有14个方阵,包括抗战老战士、抗战烈士家属等,仪式现场还鸣响了14声礼炮,放飞了14000只气球。这一切,皆寓意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开始,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国人民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此前表示,“中国高规格纪念全面抗战爆发,固然是对日本右翼势力近期一系列右倾化行为的强烈回应和有力反击,警告日本‘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中国人民对历史真相的捍卫、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诉求。”本组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
相关
409幅照片还原大同“万人坑”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409幅“大同万人坑”照片、大同煤峪口南沟万人坑洞内清理简述、万人坑发掘及鉴定工作照……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有关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发掘的原始资料,全部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公开了日军侵华的新罪证。
昨天上午,“《山西大同万人坑发掘记事》原稿捐赠仪式暨《山西大同万人坑发掘记事》图书首发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向抗战馆捐献了有关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发掘的全部原始资料。
409幅“大同万人坑”照片、大同煤峪口南沟万人坑洞内清理简述、煤峪口南沟山洞死难矿工身边遗存文物表、万人坑清理工作照、发掘及鉴定工作照……当这些珍贵史料一一摆在人们面前时,侵华日军制造的那一起起惨无人道的罪恶事件仿佛也真实地出现在了人们眼前,观者无不激愤。
大同万人坑,是我国唯一动用顶级考古队进行科学发掘的万人坑,也是全国唯一出土过干尸的万人坑。煤峪口“万人坑”是大同矿区14个“万人坑”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个。此次发行的《山西大同万人坑发掘记事》讲述的就是煤峪口万人坑的发掘记事。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