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考察工作,发出了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号召。
近日,《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通知》出台,明令禁止贫困县兴建豪华办公楼,搞“高大上”的标志性建筑等“穷县富衙”行为,同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的事项也进行了明确。约束机制的建立,旨在让贫困县把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扶贫开发中来。
这是形势所需。离2020年只有五六年时间,扶贫工作不加力,不提质增效,贫困短板不及时补上,就会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时不我待。刚刚过去的2014年,注定要在我国扶贫开发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第一年,精准扶贫的启动之年,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扶贫工作亮点不少。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这样概括:“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精准扶贫顺利实施,重点工作全面开展,社会扶贫开创新局面,全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
改革创新连连出拳
禁止“穷县富衙”“戴帽炫富”等行为,改革考核指挥棒
梳理2014年的扶贫工作,改革创新是一大关键词。着眼提质增效,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机制相继出炉,成为推进扶贫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根本动力。
全面小康,贫困地区不能掉队,把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才是出路。如何确保这点?机制保障是关键。
重中之重是改革考核指挥棒。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贫困县主要考核扶贫工作。“考核指挥棒这样调整,扭转了以往贫困县也以GDP论英雄的局面,必将更好地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转到扶贫开发上来。”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这样评论。
除了“胡萝卜”,还要有“大棒”。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享受着贫困县的优惠政策,却过着与贫困县不相符的富裕日子,引发争议。《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通知》下发,明令禁止“穷县富衙”“戴帽炫富”行为,引导贫困地区凝心聚力主抓扶贫。
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社会广为诟病。着眼让扶贫资金真扶贫,提高减贫效率,《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出台,提出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对扶贫工作抓得好减贫成效明显的贫困地区,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将项目审批权原则上下放到县,同时建立信息披露和公告公示制度,推进第三方监督、扶贫对象参与管理,让扶贫救穷的钱花在刀刃上。
“以前省里定项目,我们什么项目都争着要,现在审批权下放,哪样对路干哪样。”贵州省丹寨县扶贫办主任杨文健说,现在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主动权增加,压力也增加,一定甩开膀子好好干。
阳光操作识别扶贫对象
驻村帮扶铺设“管道”,精准扶贫开创新局面
改革创新添动力, 精准扶贫,则是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
“贫困的人家在哪里?细看细问‘瞄靶子’,瞄得精细又准确,找准对象好下米。贫困的原因在哪里?分类分别‘梳辫子’,梳得精细又准确,因人施策胸有底……”这首朗朗上口的“精准扶贫十子歌”,过去一年,唱响乌蒙深处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
海雀村是2014年我国精准扶贫的一只“小麻雀”。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就把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列为扶贫一号工程。扶贫办制定了统一的识别办法和程序,贫困户识别“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一公示一公告”。各地阳光操作,增加群众知情权和参与度。为保证工作质量,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先后组织了3次督查,各地也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方法,开展督查,挤出水分。
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厘清了贫困家底,干部驻村帮扶及时跟进。目前,各地派出12.5万个工作队,派驻干部43万人,基本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作为精准扶贫的“管道”,驻村干部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致富路子,着力让精准扶贫“落地生根”。“下一步还要把更多的扶贫资源、扶贫措施精准地引向贫困村贫困户。”刘永富说。
告别低效率的大水漫灌,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以贵州省为例,2014年全省减贫170万人,又有11个县159个乡镇摘掉了“贫困帽”。
“扶贫之水”浇“穷根”
基础设施破瓶颈,特色产业促增收
“虽然去年遭了地震,但政府扶贫开发和灾后重建都抓得很紧,等年后樱桃熟了,还会有很多人到我们这里来采摘樱桃,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镇大坪村农民叶大利说。
叶大利的信心,来自于当地这几年扶贫打下的基础。道路、吃水、用电等薄弱环节开始补上,农民山上种樱桃、枇杷,山腰种核桃、花椒,全乡人均特色经济作物4.5亩。特色产业丰收的同时带热了乡村旅游,樱桃成熟时节,山沟里都停满了车。叶大利一家在政府补贴下,从乌蒙山余脉上搬了下来,开了家农家乐。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特色产业鼓起农民腰包,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齐头并进,扶贫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小寨所在的乌蒙山片区,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
脱贫致富,关键落脚点是特色产业促增收。去年以来,多部门联合出台《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编制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导向目录,帮助各地制作适宜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菜单,产业扶贫风生水起,强力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启动资金不足,绑住了很多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的手脚。2014年,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全年放贷超过1000亿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
更多“金融活水”润泽贫困山乡。社会扶贫潜力巨大,如何更好释放?
2014年,我国首次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第一次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第一次印发社会扶贫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为社会扶贫搭建了新的制度平台。万达集团启动对口帮扶贵州丹寨县“整县脱贫”行动,探索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新模式。
国资委组织动员68家中央企业,开展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扶贫,更多的扶贫资源,投向贫困村贫困户。
“2015年,是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 刘永富说,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加快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改革是减贫最强引擎(短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是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8000多万贫困人口, 12万多个贫困村,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的行路难、吃水难、增收难等诸多瓶颈还没有得到有效突破。2020年,我国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但新时期的扶贫攻坚,要啃的都是“硬骨头”。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又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减贫难度恐怕只会越来越大。
2014年的扶贫工作,给人以信心。回眸这一年,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引导贫困地区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工作针对性更强、减贫效益更高。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让更多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扶贫资源得以汇聚。通过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全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顺利实现。
2014年已经证明,改革创新是减贫最大的动力。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更多的体制机制障碍将逐步得以破除,更多的扶贫力量将汇聚在大扶贫的旗帜下,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也将竞相迸发,减贫的动力必将不断增强。
及时补上全面小康的贫困短板,请相信改革创新的力量。(本报记者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