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黎平2月15日电 题:李克强总理为贵州侗寨脱贫出招
中新社记者 张伟
如果不是总理的到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的侗族寨子蒲洞村,大约不会被人们关注,这里被群山环绕,进村只有一条2012年才开通的水泥路,在山峦间辗转。
村支书杨昌发告诉中新社记者,蒲洞村是中国一类贫困村,贫困人口比例超过4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60元人民币。
2月13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黎平县大山深处的蒲洞村,侗族人家扶老携幼竞相来到村口,山谷里回荡着问候声和欢笑声。
75岁的侗族老人吴开英用侗语比划着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喜悦,她的儿子林宪平翻译道:“我母亲说她很高兴,感谢总理,因为我们这里是贫困地区,辛苦总理了!”
林宪平的家是一座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两层破旧老房子,家里就住着林宪平和母亲吴开英两人,林宪平把记者带到没有电灯的二楼,指着床上方铺在屋顶内的塑料纸说,“这是防雨的,总理还摸过!”
总理探访了林家的情况,临行前还揭开粮仓看了一下存粮,林宪平将心中最期盼的“修一修房子”的心愿告诉了总理,捧着李克强总理赠送的腌鱼、面条、白糖等年货,这条侗家汉子眼圈红了一次又一次。
贵州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档立卡、细分扶贫对象是第一步。2014年,贵州完成了9000个贫困村、278万户、745万人的信息录入工作,为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同时,贵州通过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等“六个到村到户”实现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37.11亿元人民币,基本建成4.29万套生态移民住房,17.2万移民迁出大山的任务。
离林宪平家不足百米的吴龙乾一家是李克强总理走访的第二户。“饭够不够吃?”、“家里收入怎样?”是总理关心的问题。随后,李克强总理走进老吴家的厨房特意打开水龙头,用红色的水瓢接水细细察看水质。总理叮嘱:让山区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这是政府的硬承诺,绝不能打折扣!
腊月夜晚的山区寒风刺骨,但总理的到访让蒲洞村处处洋溢着暖意。正如村支书杨昌发所说:“相信社会各界在交通、教育、房屋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贵州与全国一样都面临的“最后的硬骨头”,李克强总理对当地官员叮嘱说,要把蒲洞村列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制度安排,而关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山区群众喝上安全饮用水的叮嘱,亦已是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2015年,贵州定下了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新增10个县160个乡(镇)减贫摘帽、50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的目标;同期,贵州计划全年完成“小康水”行动计划投资53亿元人民币,解决3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