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方炼油企业呼吁已久的“油料来源”难题昨天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允许符合条件的炼厂使用进口原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地方自建、扩建了一批小炼厂。2000年,国家对这类炼厂进行了清理整顿,保留了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炼厂,并相应配置了国产原油。但近些年,一些企业未经批准又进一步扩大了炼油能力,同时一些地方还以沥青、重油利用等名义擅自新建了部分炼油类项目。这些新增能力基本属于违规扩建或新建,没有原油资源保障。
虽然不具备“合法性”,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地方炼油企业不管从产能、就业还是效益上,已经成为石油市场不可忽略的力量。而“地炼”的“油源”问题也逐渐引发了社会关注:一方面由于不能正常获得原油,“地炼”主要以燃料油等为原料维持生产,不仅油品质量难以达标,而且增加了能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地方炼油企业对解决原油供应问题的呼声愈加强烈。
地方炼油厂可以使用进口原油,对于此前在这一领域内的国有企业垄断,无疑是一种突破。发改委为什么在此时做出这样的举动?对地方炼油厂的“有保有压”,对于整个炼油行业可能意味着什么?哪些企业又会从中受益?
我国的原油进口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天下。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相关部门的闭门会议上讨论过,向国家保留的地方小型炼油厂提供原油非国营配额的计划,地方炼油企业的呼吁之声也从没有停止过。但实际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动作此前寥寥无几。而这一次,实实在在地向前迈了一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通知》显示,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优先使用进口原油。至于为什么要在此时有此动作?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未经批准擅自新建、扩建了一些炼油厂,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的落后产能,难以适应炼油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需要,也严重影响了炼油产业的结构优化。也就是说,淘汰落后产能是目的之一。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魏贵军:就是让这些符合条件的、产品质量合格的、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炼油能力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所以这也是要淘汰落后、提高炼油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使用效率。珍惜每一滴原油的初衷。
作为推进改革使经济更加高效的一部分内容,监管层希望通过增加行业竞争的方式迫使石油企业采用更为清洁的技术减少污染。这样的政策初衷在《通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通知》中明确规定,三类企业可优先使用进口原油:一是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在境外合法投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并取得实际产量的原油加工企业;二是原油深加工,装置配套完善且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收率高的原油加工企业;三是鼓励采用先进污染治理技术,今年年底前完成有机废气综合治理,且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油加工企业,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进口原油。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当前下跌的国际原油价格给我国油企体制改革提供了战略契机,而在开放市场过程中,监管层对于能够起到行业龙头作用的企业有方向性的倾斜:
韩晓平:这一次也给了三类。第一个是鼓励资源进口,这样企业可以把油运回来。因为我们中国企业跟当地的关系比较好,目前整个国际油价低迷,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向我们开放市场的国家,让他们有更多利益保障。第二是鼓励原油深加工空间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企业;第三类企业就是他们在环保方面有技术优势,首先他们炼油的污染非常小,油品质量也非常的高,这样的企业我们要向他们开放市场。这三类企业基本上覆盖了我们希望在市场上能够起到龙头作用的,特别是在我们进一步开放市场中能够产生“鲶鱼效应”的企业。
不过,这一纸鼓励我国炼油产业自主升级的苛刻条件表对于众多的地方炼油厂来说,却是喜忧参半的。《通知》规定,新增用油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拥有一套及以上单系列设计原油加工能力大于20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炼油综合能耗小于66千克标油/吨、具备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淘汰本企业所有设计原油加工能力200万吨/年以下的常减压装置等等。金银岛分析师石琳琳认为,完全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并不多:
石琳琳:一方面地方炼厂一直在申请原油进口使用权,这次出台文件对于地方炼厂也有了一个答复;再一个我觉得它允许符合条件的炼厂在淘汰一部分规模落后的产能,或者建设一定规模的储运设施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这对于地方炼厂来说也设置了一些比较高的门槛。从这些符合整体条件的地方炼厂可以申请的来看,全国地方炼厂不超过20家;如果全部符合条件的都去申请,然后再淘汰这部分的装置的话,整体申请下来的原油使用配额也不止两千万吨,现在地方炼厂一年的使用量也在七千万吨以上,这个量也是比较小。
不过,韩晓平并不同意所谓“更多炼油厂将被关在门外”的说法。他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过程,趋势势不可挡,很多地方炼油企业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已经做好了进一步升级自己的准备;新规不过是给了企业一个选择做大做强自己还是被淘汰的时间窗口而已:
韩晓平:首先我们现在好多民营炼油厂其实能力已经很强了,上千万吨的炼油场都已经有了。另外一个,这个政策出台以后会刺激这些企业,提高他们的生产装置的先进性。他们会更多的投资,让他们的生产装置更加先进,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希望——如果是一个更先进的工厂,就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更加便宜的原油,利润空间就会增加,这样的话我们的民间企业不是没有钱,他们是有钱的,而且他们有更大的干劲。我们要给他一个正确的道路,一个正确的门开了以后,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发展自己。所以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他会刺激我们整个产业的升级,而不是说一些企业因为我们设置门槛这样以后,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而无论新规实施之后将带来国内炼油产业怎样的升级、竞争、或者洗牌,有一点是多数分析人士达成共识的,那就是2015年将是我国炼油产业上马新产能的峰值,未来可能不会再有大干快上的盲目局面了:
石琳琳:我觉得就是2015年地方炼厂的装置达到高峰了,后期装置就会慢慢的淘汰,地方炼厂装置的产能就处于一种下降趋势,不会再出现像前期一路高歌。
韩晓平:在很多地区我们实行了能源总量限制,所以你要想新增这种容量,那你的能耗总量不变,而且你的排放总量得有。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排放目标,所以他们基本想上,他也必须要把原来的旧的、落后的产能拆掉以后,才能够提升他的产能。所以的话,也会加速这些小企业的并购重组让出一部分市场,然后重新组合,然后形成新的、高效的,同时也是更清洁的产能。 (记者柴华 张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