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已满50周年。在此前夕,3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赴河南调研,专程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并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缩影。
在两会后的调研首站河南,王岐山为何选择去看看红旗渠?在反腐逐步向基层推进的背景下,王岐山此次提出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何深意?
王岐山河南两提红旗渠精神
从公开行程上看,红旗渠是王岐山此次赴豫最先调研的地点。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据《河南日报》报道,27日下午,王岐山不仅在红旗渠纪念馆的珍贵历史照片前驻足,而且当讲解员情不自禁地唱起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时,也和着铿锵豪迈的旋律深情咏唱,并感慨地说看过电影《红旗渠》,印象很深,很感人。
《大河报》披露了更多细节。王岐山当时说,他在不同岗位上到河南很多次,这次实地看了红旗渠,感悟很深。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那个时代或者说在当代的缩影。在中国历史上,河南还有很多类似的可歌可泣的事情。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文化和力量伴随着DNA一代一代传承。
28日上午与河南省有关领导干部的座谈会上,王岐山在讲话中阐述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时,继续点出红旗渠精神。
“必须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牢记为民务实清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他表示。
中纪委官网重温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回顾红旗渠的建成历史,或许能更好地理解。3月29日,在王岐山从河南调研结束后的第二天,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专门刊文介绍红旗渠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后,林县(今河南安阳林州)人民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当时还不到30岁的县委书记杨贵决心率领林县人民改变因极端缺水而贫困交加的艰难境况。
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不仅面临资金缺乏、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还面临着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验。但在建设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干”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
文章特别提到,修渠10年,林县县委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
10年后,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林县人民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终于建成。
“红旗渠精神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怕困难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是基层领导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精神。”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指出。
王岐山用红旗渠精神想提醒什么
身为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此次调研两度提及红旗渠精神,不得不令人想到与加强倡廉工作的关系。
“预防腐败,教育为先。”戴焰军认为,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首先是要夯实思想道德根基,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不想腐”,在各种考验面前保持定力。而红旗渠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活教材”,党员干部们能够从当时杨贵等基层干部身上找差距、比不足。
中央高层高度重视“思想拒腐”工作。今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王岐山也表示,要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党的观念、担当意识。
在戴焰军看来,王岐山此次强调弘扬红旗渠精神,也是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敢于担当的态度破除反腐过程中的阻力。
“十八大后反腐成效有目共睹,但是面前的任务依然艰巨。”戴焰军说,“当年能够在艰苦条件下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能够在悬崖绝壁上靠简陋的技术手段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当今天在反腐路上遇到阻力时,这种担当精神就有了重要的启示意义。”(记者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