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战略,连接中国通往世界的“一带一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来,湖南按照“以大外事推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外事侨务港澳工作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加快构建连接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以对外交流合作为平台,湖南正在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一带一路”访问团来湘
呼应“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利好,8月14日,我省正式出台《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根据方案,我省将实施装备产能出海、对外贸易提升、引资引技升级、基础设施联通、服务平台构筑、人文交流拓展“六大行动”,计划建设80个左右重大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
大手笔绘就“路线图”的同时,我省积极与“一带一路”地区相关国家加强高层交往,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我省与沿线沿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翻阅6月份的湖南外事活动登记册,记者找到一组记录:
6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长沙会见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一行,28日又与来湘参加中俄红色旅游交流系列活动的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署长萨弗诺夫亲切交谈;
6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会见非洲36个国家驻华大使或使馆官员,16日又会见了来访的白俄罗斯共和国驻华大使布里亚·维克托;
6月13日,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与哈萨克斯坦共产人民党中央书记、议会下院议员阿赫梅特别科夫率领的哈萨克斯坦客人进行友好会晤;
……
仅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先后接待了18个来湘访问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代表团。2014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近200批次外国团组访问湖南,其中,政要团、高管团达95批次。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一带一路”访问团来湖南寻求合作机会。
潜力巨大的非洲大陆正被越来越多人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引擎”,如何让非洲更好地了解湖南?如何让更多的“湘字号”走进非洲?
6月11日至13日,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与省商务厅联合举办“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活动,来自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等36个非洲国家60位外交使节应邀来湘,使我省开放发展的良好形象在非洲国家得到广泛宣传。
同时,我省举办的湖南文化走进泰国、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周、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第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中国(长沙)雕塑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外事侨务港澳活动,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9月13日结束的湖南首届国际友城友好交流活动周上,来自四大洲10个国家12个国际友城的代表们齐聚湖南,对湖南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人文进行深入了解。省外侨办主任肖百灵表示,目前我省国际友好城市达67对,湖南人民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友好城市交往力度将持续加大。
上半年逾200亿元“湘货”奔向“一带一路”
7月上旬,三一重工新下线的17台95吨矿车运抵突尼斯磷酸盐矿CPG公司,进入最后的实验测试阶段。这标志着三一首次打入北非市场的亿元订单即将完成交货,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下,我省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一带一路’沿线集中了大量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他们对工程机械和基建施工等产品需求很大。”肖百灵告诉记者,这些恰恰都是湖南的优势产业,“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发挥省外侨办窗口、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
在湖南涉外部门的积极对接下,去年以来,我省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捷报频传:中联重科的环卫机械、桩工机械在俄罗斯、中亚等地区实现销售“零”的突破;湖南建工海外在建项目扩展到30个国家和地区,金额达42亿美元。截至2014年,湖南已累计向8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境外投资。
今年上半年,逾200亿元“湘货”奔向“一带一路”国家,达到203.2亿元,同比增长18%,占湖南出口总额的34.2%,高铁、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钢材、陶瓷等是“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最青睐的商品。同时,隆平高科、中车、山河智能等一批湖南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了农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近10个“抱团出海”产业联盟。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湖南企业在参与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同时,主动将出口产品升级到建立制造基地,实现由输送“产品+服务”向“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的转型升级。
7月9日,中车株机东盟制造中心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这也是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株洲旗滨投资1.9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建立浮法玻璃生产线,转移国内富余产能;远大住工今年新增投产尼日利亚工厂,启动中东和巴西工厂布局,将“湖南造”的工业化绿色建筑不断推向国际市场。
据了解,我省正在筹建埃塞俄比亚“湖南境外加工制造园”,以推进湖南与非洲在农机、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轻工服装、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搭建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
今年7月,由湖南卫视主办的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进入决赛。与往年不同,参加决赛的选手们随节目组赴泉州、大理、北京和长沙这四个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城市完成比赛任务。
从泉州寻找“锡兰公主”到大理重建马帮,再到北京“景泰蓝”推广,每个游戏环节都蕴藏着深刻的“丝路”文化。有外国媒体评价:“在节目中了解‘一带一路’的故事,芒果台把汉语桥变成了文化丝绸之路上的桥梁。”
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之路。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湖南注重将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拓展行动,着力塑造“海外湘军”整体品牌形象。
2015年春节期间,我省派出湖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海外演出团、张家界魅力湘西艺术团3支团队,分别赴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保加利亚和捷克5国参加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辗转9个城市,演出23场,巡游表演3场,观众超过50万人。有一家三口观看演出后,特意找到艺术团说:“这样的演出活动太好了,很精彩,希望中国多推出这样高质量的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其他交流活动无法替代的。”
湖湘文化海外飘“湘”,给湖南增添了走向世界的力量,带动了我省公共和人文外交的发展。去年以来,省博物馆与列宁纪念馆就创建“苏联博物馆”文化旅游项目开展了合作,省卫生部门与鞑靼斯坦共和国在中医、基础医学、医疗设备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俄罗斯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在湖南师范大学正式落户。
“今年,我们还将举办中国湖南-南非北开普省友好活动周、首届世界湘籍侨团联席大会、海上丝绸之路主流媒体湖湘行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湖南知名度和影响力。”
肖百灵介绍,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将致力于发挥外事侨务部门信息、渠道和熟悉国外情况、国别政策的优势,及时主动、准确有为地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稳步推进湖南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湖南对外开放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