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生时代,每个人可能都忘不了每年秋季的运动会:选手们在操场上奋勇拼搏,班里的同学则在场下加油呐喊。伴随着一遍一遍循环播放的运动会会歌,学校显得喧闹却充满了活力。
然而,《工人日报》记者日前了解到,杭州许多中小学的校运会纪录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相继取消了110米跨栏、三级跳远、3000米跑、铁饼等项目。这些学校的做法被冠以“一刀切”的帽子。有人质疑这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缺位,也有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小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不达标而导致。到底是何种原因促使学校实行此举,而那些消失的项目是否还会有再“重见天日”的一天?
十几年打不破的校运会纪录
“你瞧,女子跳高成绩纪录还是1995年创下的,1.52米。今年第一名成绩才1.2米左右,差距大着呢。”杭州青春中学一名体育教师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杭州许多中小学的校运会纪录仍保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这些纪录所对应的则是“投掷”、“女子跳高”、“男子三级跳远”等过去传统而如今冷门的项目。之所以渐趋冷门,有不少老师讲道,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愈来愈达不到这些项目要求,再加上平日里接触练习不多,对应到运动会上的竞技风险便加大了。
杭二中校运会已经告别了男子3000米、铁饼和110米跨栏。“校运会的最高纪录这几项鲜有学生打破,不少纪录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体育教师肖老师介绍说,“取消男子3000米是因为孩子身体素质下降太厉害,很多孩子已经达不到跑3000米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了。取消铁饼和110米栏项目的考量也很相近:孩子们平时对这两个项目接触锻炼得少,怕运动会时为了名次太拼命,出现危险。不过在实际教学中,跨栏并没有被取消。我们还是希望能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项目,全面锻炼。”
肖老师告诉记者,过了今年三级跳远就将退出这所学校。“体育课上我们发现,如今的男生因为腹肌力量不足等原因,只能将原本应该蹲式的三级跳远动作变形成‘插葱’。” 肖老师讲道,上周二给高一同学体测时,个别男生只会直腿立定跳远,个子近1米8的男生,只能跳1米8左右。
据了解,为了充实校运会赛事,许多学校纷纷采取以一些容易操作的项目或是集体参与的项目,比如跳大绳、健美操比赛、搬沙包和羽毛球、乒乓球等替代被取消项目。孩子正在读一年级的张女士说道,“锻炼的形式很多,选一个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更安全的形式,我觉得挺好的。但是对于竞技体育的话,如果全部一刀切取消,对一些有特长的小孩也不太公平,运动会的丰富性也会有所减弱吧。”
体育应试倾向加重
“我不赞同取消,有适当的保护措施还是可以进行这些项目的。”“一刀切取消不可取!当然是因材施教。体育教育不可少呀。”在走访中,有许多家长表示,不愿意学校取消这些体育项目来达到所谓保护孩子的目的,但多数家长坦言,并不清楚孩子在学校里的体育锻炼情况。
杭州第十四中学的高一班主任张老师在谈到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情况时说:“学生最喜欢体育课,我觉得这能劳逸结合,身体棒才能学习好,所以很支持他们运动。”据悉,在杭州第十四中学,每天有早操,一周两节体育课,两节体育锻炼课,除此之外,学生自主活动时间只有晚饭后到晚自修之前的半小时。
许多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初高中对于体育锻炼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尤其在初中阶段,体育锻炼甚至出现失衡与扭曲的现状。“现在体育课目的性太强”,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的体育老师常胜告诉记者,“如今中考考3个项目,目的性非常明确,学生都是奔着30分去的。就算老师想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学校方面也有体育中考指标,如果30分拿不到,老师压力会很大。”
毕业于原杭州大学体育系,现就职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方毅明老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很有感触,他认为目前大部分年轻体育老师在专项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教得不好学生就容易受伤。“我们当年在杭大体育系读书的时候,所有科目都要学,技能和学术都抓得很紧,而如今大学教育更重视文化课的培养,技能自然就跟不上了。”
害怕受伤成“紧箍咒”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温煦教授认为,学校取消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做法是“因噎废食”,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我们中小学的物理、化学等一些课程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我从未听说要取消这些实验,我们的做法是做好安全预防和保护的工作。”
温教授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质疑:“为什么体育课有一点点风险,就要取消呢?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有跨栏、三级跳远,也没有出现多少伤害事件呢?实际上跨栏和三级跳远压根不是很危险的项目。部分有难度的体操项目和中长跑才真正具有一点点危险性,这个危险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另外,从横向比较来看,美国和日本的中小学有没有因为体育课有一点点危险,就取消呢?如果没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我看来,这么做肯定是错误的,也是可笑的。”
在他看来,中小学都应当正确地看待风险,科学地预防风险,及时地应对风险。“虽然中小学体育课中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非常低,如果以意外伤害事故来说,应该在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我们不回避风险,但是绝对不应该夸大风险。”
在方毅明看来,“体育运动毕竟存在危险,到时候学生有个闪失,学生家长一责怪,学校再责怪,体育老师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害怕受伤成了妨碍学生尽情运动的‘紧箍咒’。再者,运动仍没有得到社会、家长的普遍重视,即便现在有不少家长重视孩子锻炼,也主要是因为它和升学有关系,有功利色彩。”(记者 邹倜然 实习生 姚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