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11月25日电 (记者 蒋涛 郭金超)“3年来,‘16+1’合作好比一列高速列车,从华沙到布加勒斯特,从贝尔格莱德到苏州,不断加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说。
李克强点出“16+1”高速列车不断加速的秘密:这列“动车组”能够走到今天,关键在于每节车厢都能提供动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使我们的合作行稳致远。
在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讲话中,李克强提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1+6”合作框架,即涵盖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为这列“动车组”加速向前再添动力。
一个目标,即制定未来五年合作规划,使合作更加可持续、更加富于前瞻性,不断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
六大重点,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落实合作推进路线图;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打造产能合作新样板;不断创新投融资合作方式;促进贸易投资双增长;扩大人文交流的广度深度。
这份“1+6”合作框架,在此次会晤中即取得丰硕成果:中方分别同匈牙利、塞尔维亚方面签署匈塞铁路项目相关协议,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中方提出“三海港区合作”倡议,重点开展包括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港区、园区在内的产能合作,在有条件的港口合作建立产业聚集区,在增强港口吞吐能力的同时,也使港口和港区成为产业发展的基地;中方提出设立“16+1”金融公司,探讨通过商业化运作支持成员国之间产能合作;确定由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参与,探讨以多边金融公司的商业化模式参与中国-中东欧产能合作;将2016年确定为“16+1”人文交流年,等等。
这些成果与媒体常言的“克强节奏”密不可分。24日,李克强从吉隆坡到苏州,凌晨两点多才到达下榻宾馆。当天上午,李克强开启“16+1”模式,密集会见中东欧各国领导人。记者注意到,在送别上一位外宾返回下一场会见现场的途中,李克强边走边看手表,以便更精准掌控时间。“克强节奏”以分钟计,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一道,务实高效推动“1+6”合作框架的落地实施。
“克强节奏”引领的“16+1”“动车组”阵容堪称豪华。此次会晤后,李克强与上次东道主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明年东道主拉脱维亚总理斯特劳尤马共见记者,其他中东欧14国领导人台下就坐。现场一名外交官惊叹,这场记者会出席的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级别堪称“史无前例、史上最强”。
这场主场外交中,李克强以“1+6”合作框架为“16+1”“动车组”再添新动力,繁密的外事活动间隙也成为“现场办公”时间。在与爱沙尼亚总理罗伊瓦斯会谈后,李克强当即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叫到身边,要求迅速与泛波罗的海铁路联盟对接,加快推进波罗的海高铁项目建设。
“相信本次会晤不仅将促进16+1各国的政治互信,也将有力推动务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李克强在会晤中提及的这份期许,已收获各方肯定的答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