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1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
此外,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81.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24.8万间房屋倒塌,250.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04.1亿元。
综合来看,2015年全国灾情总体偏轻。与2014年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偏少4成以上;与2000-2014年均值(不含2008年)相比,倒塌房屋数量偏少8成以上、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偏少6成以上。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灾害发生频次偏少,灾情总体明显偏轻。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250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受灾县数约占全国县级行政区总数的90%,与2009年以来基本持平,但灾害发生频次为2009年以来次低值(2014年为最低值),其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为最低值。
2015年全国灾情较常年明显偏轻,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倒损房屋数量均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与2009年以来同期相比,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灾死亡失踪人口为次低值(2011年为最低值),其余主要灾情指标均为最低值;全国九大农区县(市)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均为最低值;全国经济区县直接经济损失减少2成以上。
二是南涝北旱格局显著,受灾地区较为集中。2015年全国降水量时空差异明显,呈“南多北少”态势。汛期全国共出现36次强降水过程,其中南方地区33次,福建福州、贵州长顺和江苏常州等地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上海、南京、深圳、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发生严重内涝。
此外,11月中旬,江南、华南强降水天气过程导致江西、湖南和广西3省(自治区)遭遇罕见冬汛,逾百万人受灾。据统计,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9省(自治区)洪涝和地质灾害损失较重,人员受灾和房屋倒损情况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
2015年,我国旱情发展主要经历了冬春旱和夏伏旱两个阶段,其中冬春旱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北方冬麦区,夏伏旱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山东等北方地区。据统计,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和山东5省(自治区)灾情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
三是地震活动水平不高,西藏新疆受灾较重。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4次、6级以上地震1次,集中在云南、西藏和新疆等6省(自治区)。
其中,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随后发生3次7.0级以上强余震;同日西藏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次日西藏聂拉木县发生5.3级地震;上述系列地震对西藏日喀则等地造成较大影响。7月3日,新疆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新疆喀什、和田地区15个县(市)和兵团20个团(场)受灾。上述地震灾区均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灾贫叠加、损失严重,共有6.1万间房屋倒塌,29.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
四是台风登陆强度大,浙江广东损失严重。2015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25.5个)偏多、偏强,其中有6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7.2个)略偏少,但有4个登陆强度达到台风级别以上。
“灿鸿”7月11日登陆浙江舟山时风力达14级,为1949年以来同期登陆浙闽地区的最强台风;“苏迪罗”8月8日登陆福建莆田时风力达13级,是2015年造成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台风;“彩虹”10月4日登陆广东湛江时风力达15级,为1949年以来同期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据统计,台风灾害共造成11个省份受灾,浙江和广东2省各项灾情指标均占全国总数的4成以上,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占8成以上,农作物绝收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占7成左右。
五是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影响局地。2015年,风雹灾害发生次数偏少、受灾范围偏小,分别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和次低值,风雹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塌房屋数量均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全国共出现5次较大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年初中东部雨雪天气给全国春运带来一定影响;4-5月两次降温天气对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农作物造成轻微影响;11月下旬,中东部持续遭受低温雨雪天气,山东等地损失较为严重;入冬以后,内蒙古、新疆等地持续降雪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总体来看,低温冷冻和雪灾损失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均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