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7·19”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这两天让国人揪心。新华社记者从事故调查组获得最新消息,事故已确认43人遇难。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至少已确定两点:运输危化品的小货车为非法改装、非法营运;大客车夜间停车休息规定没有落实。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43条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造成多少家庭破碎,留下多少创伤?红眼客车、危化货车夺命已非第一次,但是,监管不力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致使再酿惨剧。严规为何刹不住夺命的车轮?
事故并非难防难控,其背后总有违法违规的影子。正如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透露的,今年上半年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都有下降,但个别地区重特大事故上升,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占比较高。
在交通安全方面,相关规定不可谓不严。2012年7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要求确保客运驾驶人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然而在此之后,红眼客车夺命事故却依然在发生,“7·19”事故也发生在凌晨3时左右。记者在莆田市交通运输局官网7月3日发布的“客运车辆违反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情况的通报”中发现,事故大客车所属汽车运输公司正在“黑名单”里,该公司旗下5辆客车9辆次违规。
司机违规驾驶毋庸置疑,而运营单位和监管主管部门的落实安全生产规定不力和监管不到位,则是事故的深层诱因。如果管理严格、追责严厉,违规的成本高过守规,冒险上路的车辆必然减少。然而现实却是,针对红眼客车违规运营和司机疲劳驾驶,尽管有GPS等监测系统,但大多是“监而不全”、“监而不控”,许多司机刻意关闭、逃避监测;处罚力度太弱,导致违法成本低,震慑效果不强。
对于“7·19”事故,依法查处、严肃追责,给死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对于事故再次暴露出的企业非法营运以及地方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等问题,则要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坚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针对“7·19”特大事故,多地陆续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期待这些举措能够执行到位,而不是成为一个过场。
确保安全,功夫要下在日常,把规定执行到位。而更关键的是用严厉的追责遏制事故,对于违法违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不光要查违法违规,更要查失职渎职。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追责,让该负责的人负起责任来,该执行的规定执行起来。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