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兮兮的脸、破烂的衣服、祈求的眼神,有的是伤残人员,有的是在校大学生,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些无助的乞讨者,相信不少人会顿生怜悯,给他们一些钱。然而,您有没有想过,这些乞讨者很有可能是伪装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敛财。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在山西太原柳巷商业街,也是太原市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但记者在这里却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乞讨人员,有的是衣着破旧,拿着盒子向路人乞讨。有的则是趴在地上,面前纸张上写着自己的不幸遭遇,祈求帮助。而路人见到这种情况或多或少都会送上一些钱财。然而记者在调查时却发现,这些行乞人员却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遭遇苦难。这名趴在地上的行乞人员看起来似乎腿脚受到了伤害,无法站立。面前的纸张上写着“在河南郑州打工时,不幸从三楼摔下,造成骨折,由于没钱治疗,腿上钢板一直没有取下,生活不能自理。”乞讨人员说,他的脚被打断了,不能站久了,站久了脚就痛。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坐起来,这位乞讨者只是说,今天还没有开张呢。
没有开张是表示当天记者拍摄时还没有路人捐助钱财,这时是上午九点多。一个小时前,记者看到这名行乞人员从商业街附近的小区出发,带上包裹一路直奔繁华的商业街,在找到一处阴凉地后,铺开垫子和写有经历的纸张后,便开始卧地乞讨。太原居民说,看到这种乞讨者心里就很矛盾,一会趴着,忽然又能站起来,也不知道究竟是装的,还是有病。附近的商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乞讨者最近十多天每天都在这里,来人就趴下,没人就活动活动胳膊腿。
附近商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条商业街像这样的职业乞讨者不在少数,在一名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距离这名乞讨人员不远处,有一名学生模样的人也同样在乞讨,身旁有一名老人躺在地上,身上盖着棉被。在小伙子身前的纸板介绍着他们来自农村,因家里遭遇火灾,父亲精神失常离家出走,他带着患有老年痴呆政的母亲出来寻找父亲,因为没钱,只能在这里乞讨。
记者在拍摄期间看到,不时有一些过路人走向前掏出钱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过往行人已经捐了近300块钱。附近的商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演戏,前两天他带的还是另外一个老太太,现在换了个年轻一点的,两位女性看起来都没什么健康问题,不过这个小伙子一天就能被捐助五六百元。
没过多久,小伙子面前的鞋盒已经塞满了纸币,只见他从老人的被子里拿出了一件外套和背包,先将鞋盒连同里面的钱放进背包,之后穿上外套,将自己的母亲扶起,两人沿着马路离开了路口。就在记者跟随两人走了约一百米后,只见小伙子拿出一部手机打起了电话,而他声称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这时竟然不需要小伙子的搀扶照顾,独自走在小伙子的前面。当记者上前询问时,小伙子显得十分恼怒,迅速离开。
山西太原:职业乞丐拒绝救助 坚持乞讨
据了解,这些职业乞丐大多活跃在城市的繁华商业地带,以及人流密集的火车站、汽车站,那么面对这些职业乞讨人员,相关的救助部门是否会采取措施呢?面对救助,这些乞讨人员又是什么态度呢?
面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问询,一名乞讨人员表示商业街并不只有自己一人乞讨,不愿跟随工作人员回救助站。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乞讨人员多是来自安徽、甘肃等地,每名乞讨人员都有自己的地盘。记者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半个小时时间内对7名沿街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没有一个乞丐愿意去救助站,救助管理站也不能强制,只能进行劝导。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太原市八成以上的流浪乞讨者都是职业乞丐,他们不愿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劝导后就会离开,一旦工作人员走开他们又回来继续乞讨,可观的收入是吸引这些职业乞讨人员在城市扎根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相关条例,救助站不能对职业乞讨人员实施强制救助,即使进入救助站,救助期限基本在十天以内,这就决定了救助站从法规条例上来讲对于职业乞讨人员的无奈。
城市是天堂,马路是钱庄,讨完三年饭,回家盖新房,似乎是那些职业乞丐们的写照,或许还激励着更多的健全人加入他们行乞的行列。当我们的善心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当社会的爱心被一次次透支,时间长了,真正需要得到施舍的乞讨者反而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我们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出台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并形成有力的监管体系,去扶持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打击骗取社会同情心的职业乞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