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鲁甸8月13日电 题:难以离舍的龙头山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一盏接触不良的路灯,歪斜在龙头山镇政府仅剩的门柱旁,忽明忽暗。
踩着碎玻璃和凌乱的砖头,42岁的王美宏头也不抬,沿着房子半塌方形成的陡坡,攀上镇政府前的老街。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两边的山直接压下来,什么都没了,现在也不敢回去”。地震时,王外出打工“正走到半路”,随后他连夜赶回家,用3小时徒手挖出重伤的父亲。
王美宏的家——八宝村是“8·03”鲁甸6.5级地震重灾区之一,全村49人遇难10人失踪。
和中国大部分偏远山区一样,外出务工是龙头山镇大多数青壮年的出路。灾难发生后,这些家中的“顶梁柱”陆续从发达的城市归来。
5万多人散居在龙头山这片高山深谷中。贫困和狭窄的土地逼他们离开,亲情和消失的家园又让他们难以告别。
“我们都是打零工的,东一个地方西一个地方,这里好歹是家”,22岁的肖祥兴同样低着头,跟在叔叔王美宏身后。他们要去帮一位年迈的阿婆“刨家什”,踩着废墟上的“捷径”,目的地是镇政府旁一座被“削”去底层的三层砖楼。
肖祥兴的家已彻底垮塌,那是一栋还没来得及住进去的新房,“花了20多万(元)”。肖跟着叔叔打工,一年有2万多元人民币的收入。如果他留在老家务农则只有四五千元。
唐正忠家也有同样的遭遇,地震时三层的新房正在贴磁砖。这位25岁的年轻人坐在用木条枕起的地铺上垂头丧气,在浙江4年打工的钱全都打了水漂。
唐的工作还算稳定,工厂老板答应他请假期间工资照发,但离开仍然不是他的选项。“家里外公外婆上岁数走不了,况且还有一点土地”,唐正忠指着帐篷下泥泞的黄土说,这里曾是一片上好的花椒林,“一颗花椒树能结500块钱的果”。
地震,让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与土地的关系更加紧张。城市终归要离开,但被土石掩埋的院落,让他们失去回家的依傍。
王美宏找来一张单人床架当担架,把四大包的棉被和衣物扔了上去。一桶“幸存”的药酒他拿起又放下。
在王美宏身后的斜坡拐角,28岁的何昌斌正往编织袋里塞方便面。何的村庄在龙头山镇西北7公里的翠屏,那里是震中最晚恢复通车的少数村子之一。
“弟弟还小,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必须回来”,为了取物资,何昌斌和5位老乡,三辆摩托车开了5小时才到镇上。何是长子,又是家中唯一经济来源,“等安置好,就接着出去打工”。
百余顶帐篷将震中唯一一块空地占满。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正为没有地皮搭活动板房发愁。“是原地重建还是整体外迁,现在还不好说;我们目前希望能尽快把各村的公路抢通、排险,再由专家评估房屋安全,为下一步临时安置提供方案”。
“离不开的”,28岁的刘明勇半年前因为儿子出生辞掉在浙江的工作。他站在蓝色帐篷前抽了口烟,望着环绕自己的龙头山说,“等天晴了,我就翻过山头摘花椒去”。
王美宏抬起头喘口气,左手扶着扭曲变形的铝合金窗架。龙头山镇依山而建,因乱石阻隔而愈加汹涌的龙泉河穿城而过。从镇政府到安置点是一条“之”字型下坡,回去的路没有“捷径”可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