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掀反垄断浪潮 外媒关注跨国企业频遭调查 打压言论站不住脚 频率加快系市场经济发展使然
反垄断加速跑 不专盯外企
高达18亿元的“垄断巨额罚单”猜测,近日在将奥迪推向风口浪尖的同时,中国反垄断调查也被媒体形容为“掀起浪潮”。
“先是微软,再是奔驰,接下来是谁?北京反垄断调查涉及的外企、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的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香港《南华早报》称。不过,一番热闹议论“当头一棒”的打击后, 韩国《今日亚洲》则剖析出中国此举的合理之处。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报道称,不少跨国企业在中国利用其绝对优势和地位获得了暴利,像奔驰和奥迪等汽车品牌,在中国的价格要比国际行情高出50%以上。在逐渐了解全球市场水平后,反垄断调查对于中国当局来讲,已经是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
调查见效? 官方突访取证 跨国企业默认违法
新一轮反垄断调查,引起外媒对中国官方行动的兴趣。美国《商业周刊》揭秘式的报道称,许多企业直到国家发改委或工商总局的调查人员出现在他们办公室时,才知道自己被调查。这种“突然袭击”比较常见,因为这种方式能防止企业隐藏资料。此外,操作起来也相对方便。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称,近日来,这样的调查发改委调查人员进行了数次,他们突访国外制药、奶粉、高科技和汽车行业的中国办公室,讯问高管,调查取证。对此,跨国公司迄今的反应多是目瞪口呆之下的沉默。
而在过去一年里,调查也带来了直接效果——产品价格下降。奥迪于8月11日晚承认其垄断行为违法。继奔驰、奥迪、宝马、捷豹路虎等豪华品牌下调整车或零部件售价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近日表示,将分别在9月1日和8月18日下调零部件售价。
“对于德国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就是一个天堂,国际巨头每年都会庆祝他们在世界最大‘未来市场’的成功。”奥地利《经济日报》报道话头一转称,当高管们正在热烈讨论神话般的利润的时候,中国反垄断调查人员找到他们,这是当头一棒。
单位:人民币
LG
中国:2013年1月4日,发改委开出了对境外企业的首张反垄断罚单,三星被罚1.01亿元,LG被罚1.18亿元
国外被罚情况
美国:2008年12月 24.64亿元
日本:2009年10月 903.4万元
欧盟:2010年12月 4939.4万元
韩国:2011年11月 3.98亿元
韩国:2012年1月 1.13亿元
三星
国外被罚情况
美国:2005年10月 18.5亿元
欧盟:2010年5月 11.99亿元
韩国:2011年11月 5.8亿元
韩国:2012年1月 1.55亿元
微软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7月29日确认,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四个经营场所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微软面临最高6亿美元左右的重罚
国外被罚情况
欧盟:2004年3月 40.9亿元
韩国:2005年12月 2亿元
欧盟:2006年6月 23.05亿元
欧盟:2007年10月 74.01亿元
德国:2009年4月 7409万元
外企受伤?
打压外企言论
难以站得住脚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刊登了一篇名为“外企频遭中国反垄断调查为哪般?”的报道。文章称,其实,中国反垄断针对的并非是外企,对中国国内企业也一视同仁。报道称,2011年的中国电信和联通涉嫌垄断案,以及去年的茅台、五粮液反垄断案都是国内的大牌企业。眼下许多人发表所谓“打压外企”的言论虽不足为奇,但难以站住脚。
对于外企“受伤”,《华尔街日报》分析其中原因称,现在中国政府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外资公司对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客户开出的产品价格,通常高于全球其他市场的水平。
“中国消费者俨然被剥削了,更大力度的审查一定程度上缘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看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报道称。对于外资品牌汽车配件在中国的售价比在德国等其他国家要贵,报道认为在中国,许多汽车厂商坚持只允许通过授权经销商来销售配件。相比之下,在德国,消费者往往可以从开价较低的配件供应商手中购买汽车配件。
据业内人士估计,在中国,这些通过授权经销商销售的汽车配件价格,比消费者从非授权渠道拿到的产品价格高出5-10倍。
谁成目标?
国内被查企业
国外屡受指控
《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目前反垄断调查,很多情况下针对的是在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缺乏直接中国竞争者的外国企业。不过,在中国被盯上的很多企业,在别的国家也面临过反垄断调查。
报道称,高通和微软先后遭到中国发改委和工商总局的调查。而过去数年,微软在美国和欧洲都面临过违反《反垄断法》的指控,高通公司也应付过欧洲和韩国的监管机构。
韩国《今日亚洲》写道,中国发改委和工商总局下决心基于《反垄断法》进行调查后,已经有多家企业遭到了罚款,德国奔驰和奥迪等公司因为涉嫌违法而被调查的事情备受关注。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锁定这些企业并进行调查,当罚款已成定局的背后,一定是中国掌握了公司的违法行为,毕竟如此大规模地展开调查并非易事。
报道称,不少跨国企业在中国利用其绝对的优势和地位获得了暴利,这对于中国来讲,已经是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
势在必行?
中国接轨欧美市场
反垄断调查频率加快
中国为何此时掀起反垄断浪潮?对此,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说,反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以前中国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也低,反垄断要么没提上日程、要么很薄弱。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进入到新的阶段,更加强调市场扮演决定性作用,中国的经济也与欧美市场逐渐接轨,这是实施《反垄断法》的大背景,同时也是中国反垄断调查频率明显加快、力度和覆盖面空前的主要原因。
不过,报道称,中国的反垄断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反垄断法》的执行才六年时间,其核心就是要创造一个平等环境,鼓励公平竞争,而最终获益的是企业和消费者。
今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杨勉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反垄断中,最显著的还是集中在汽车工业、高档消费品和时髦品牌等等,虽然进口商品因为关税、运费等原因略高于国外属正常情况,但是像某些企业品牌高出50%的定价,就需要加强监管了。
杨勉称,在反垄断方面,目前中国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我国从上到下的重视已经有了,但是经济起飞时间毕竟不是很长,相对西方成熟、成套和经常性的反垄断,我国的手段、机制和反应度仍然还有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