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石岩)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一环,近期席卷中国多地的反垄断风暴引发国内外舆论的持续关注,由此衍生的“反垄断执法会否影响中国投资环境”的疑问,再度引发各界争论。
“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旨在规制本国市场秩序,从而保证充分、平等、有效的竞争,实现整体福利的提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向中新社记者指出。
在此思路指引下,7月以来,中国对汽车、日用品等多个行业开展了反垄断调查。其中,汽车行业尤为突出,奔驰、克莱斯勒等车企都证实正接受反垄断调查。
“世界各国反垄断法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中国反垄断法也不例外。”黄勇指出,从《反垄断法》实施6年的执法经验看来,被调查的既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有茅台、五粮液等地方国企,也有通过水泥或混泥土等行业协会达成卡特尔(同业联盟)等为代表的非公企业。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尽管如此,相较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一如既往地“反响”最大。中国欧盟商会上周便发表声明,对近期反垄断调查表示关切,称中国使用强硬手段,似乎不公平地针对外企。
“纵向来看,外资企业在中国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好过了。”JonesDay(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JessieTang对中新社记者说,“但横向看来,中国并没有差别化对待,这是中国法制化完善和监管更加严格的必然结果。”
中新社记者注意到,包括高通、微软等在内的跨国企业均遭受过包括欧美反垄断当局的多次调查,后者也根据各方调查结果不断予以合规(使经营活动与所在国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在反垄断调查几成“家常便饭”的同时,为何独对中方调查做出如此大的反应?
“坦率地说,很多外资企业是担心在中国反垄断调查中,出现执法不公的情况。”黄勇认为。
这一担忧,在欧盟商会的上述声明中亦有体现,后者称,该商会“接到一些行业很多令人警觉的报告,称行政威胁的策略被用于迫使企业在没有全面听证的情况下接受惩罚和改正”。
“过去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确实出现各地在执行力度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前北京台商协会会长林清发向中新社记者指出,但这些问题正在得以迅速改善。
而在黄勇看来,外企的很多担忧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他指出,在反垄断执法的程序和专业性分析等关键环节上,中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长远上来看,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更好地吸引外资。”针对外界对反垄断执法可能影响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JessieTang认为。
黄勇认同上述看法,他指出,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没有变,外资政策也没有变,“而且改变也是不可行的”,因为中国百姓的福祉与多年来的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未来在第三产业等方面,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大陆的发展。”林清发说,“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等力度的加强,中国大陆的市场结构势必得以改善,届时,将有望吸引更多投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