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探访南疆维吾尔族村庄:美丽、贫穷、99.99%拥护党和政府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山山 | 新疆和田报道
从新疆南部的最大城市喀什出发,向南经过疏附县、阿克陶县、英吉沙县,再向东南经过莎车县、叶城县,就到了和田地区,经皮山县再向东是墨玉县。
这一路上,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一种或几种闻名遐迩的特产。疏附有“阿月浑子”(开心果),阿克陶有巴仁杏,英吉沙有工艺小刀,莎车有巴旦木(扁桃仁),皮山有石榴,叶城、墨玉有核桃,这块沙漠中的绿洲物产颇为丰富。
8月4日—5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新疆科技厅“三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干部慰问组到达和田地区墨玉县,深入南疆维吾尔族乡村,感受到这里独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绿洲里的贫困乡村:
人均年收入三四千元
在和田,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四望都是绿色满眼,树木或庄稼长得繁盛茂密,但所有植物和建筑上均覆盖着厚厚的黄土。
当地人说,这里一年有近200天都在“下土”,有句老话说:“和田人民过得苦,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和田地区向北紧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有喀喇昆仑山冰川山脉,冰川融水滋养了绿洲,风又吹来沙漠中的尘土盖在绿洲上,于是有了绿叶上覆黄尘的特别景观。
和田产玉。在和田市区里,街上到处可以见到卖玉的店面,连酒店大堂都会专门设一个柜台,里面铺摆着玉石玉器,出门就有戴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向你兜售他用挎包装着的玉石。和田下属的墨玉县,也因产墨玉而得名——不过,当地人告诉记者,经过前几年的大肆采挖,如今整个和田的玉石资源已经不多,大部分玉石矿藏也已禁止采挖,所以,市面上见到的玉石真假和品级都很难分辨。
墨玉的乡村,景色优美但生活并不富裕。
一些村庄的路面已经在各种援建工作中逐渐硬化,路边也有了太阳能路灯。乡村公路两边,一个个农户的住房在政府补贴下建得高大宽敞,窗前或院外有高高的葡萄架,一串串葡萄颗颗饱满。但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房子高大,走进去却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家具。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的萨依巴格乡和喀尔赛镇的七八个村庄,人均年收入普遍在三四千元,最富裕的一个村,人均年收入也不过5000多元。这里属南疆农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核桃树——有的村庄1200多亩土地,900亩地种的都是核桃,此外,种植有少量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些农民养羊,但因为缺少饲料,一个周期下来,从一只羊身上只能获得200元左右收益。
让维吾尔族同胞生活得富足快乐,是驻村干部最大的心愿。
驻村干部:“好事让基层去做,好人让村干部去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南疆乡村的扶贫工作一直在进行。今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三民”活动。墨玉县萨依巴格乡有6个村是新疆科技厅首批干部开展“三民”活动驻扎的乡村,每个村里有5~8名干部驻守。
在萨依巴格乡的克西拉克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见到新疆科技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何建国,他也是6个村驻村工作组的带队领导。
据何建国介绍,在“惠民生”和扶贫工作上,科技厅的思路是从“扶贫到户”变成“扶贫到村”。比如克西拉克村有354户,1200多人口,但村集体去年一年的收入只有4.5万元,只能勉强维持这个村里最基本的水电等费用,到冬天甚至连煤都买不起。“自身运转都维持不了的基层组织,怎么为300多户百姓服务?解决不了老百姓的任何困难,怎么去号召老百姓?”
于是,6个村的“惠民生”工作主要围绕提升村集体收入,并通过村集体带动百姓增收展开,最终目的是汇聚民心。
在克西拉克村,工作组带来70余万元援助资金,设计了能“动起来”的项目。村里多数土地都已种植核桃,于是工作组请专家将村里的16000多株核桃树进行品种改良,目前已改良了50%,原来每株树只能结果几斤、十几斤,改良后可结果几十斤。为规避核桃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工作组还从国外引进欧李(钙果)、西梅等质优价高的水果进行种植实验,准备在村中打造一个45亩的精品果园。
另外,工作组设计了“林下养鸡”的短平快项目,资金先从工作组帮扶资金中借,鸡出栏后,收回的投资则交给村集体,变成了集体收入。今年4月第一轮示范户养鸡,扣除成本,4个示范户中获利最多的拿到7700多元,最少的也分得5900多元。而鸡舍、饲料、鸡苗等投资收回来变成了集体收入,有8万多元。由于第一轮养鸡收益颇好,第二轮养鸡报名时,村民非常积极。
羊在维吾尔族同胞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南疆农区不适合养羊,依然有很多老乡养羊。为此,工作组帮助老乡进行了羊种改良。据喀日克萨依巴格村驻村组长刘智敏介绍,改良后一只羊就可以增加200多元纯收入。
改良核桃树、改良羊种,养鸡、养鹅,6个村工作组的项目几乎都是从提高村集体收入、提升村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出发。“好事让基层去做,好人让村干部去当”,这是新疆科技厅党委为“聚民心”设计的扶贫思路。
语言壁垒亟待打破
8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喀尔赛镇哈曼艾日克村时,正好遇见邮递员前来村委会送报纸和邮件,报纸有《人民日报》,还有维文版《新疆日报》和《和田日报》等。这些报纸的“浏览量”并不大,因为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看懂的并不多。
在萨依巴格乡康帕村村委会院子里,几个十几岁的维吾尔族男孩在学骑自行车,看到记者一行,热情地喊:“你好!”可是他们也就只会这一句汉语,继续交流就只能靠手势了。一个孩子看到记者挎着相机,用双手比划出一个长方形的框框,希望记者给他们照相,相机举起时,他们天真地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绝大部分维吾尔族老乡都很善良友好,他们会到工作组进驻的村委会打球、下棋,参加各种活动,有时还会热情地送瓜果蔬菜给驻村干部,但如果没有翻译基本很难聊天。
何建国告诉记者,萨依巴格乡是个接近百分之百的维吾尔族乡,全乡27个村、3万多人口中,只有22个汉族人,除了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就是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数维吾尔族老乡不会讲汉语。每个驻村工作组都有一两名维汉双语干部,有了他们,入户访查和沟通才能够实现。一名维吾尔族驻村干部表示,不光要教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汉族干部学习维语也很重要,希望这一工作进程能加快。
工作组遇到的最大挑战来自老乡的观念。“很多农民对政策依赖心理比较强,他们希望有低保,有补贴,对运转的项目却不够热心。”萨依巴格乡阔什鲁克村的驻村组长阿不都热依木说,工作组规定只能免费提供一次、最多两次鸡苗、鹅苗,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老乡的兴趣,让他们得到实惠后继续循环。但有些老乡从工作组免费领了鸡苗、鹅苗之后,就直接卖掉换钱了。
阿不都热依木觉得,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关键是提高老乡的文化水平,教育要跟上,不然人们的思想落后,很难改变贫困的现状。
据了解,一些村子里没有学校,村民家里大多有政府发放的电视,不过,“乐观估计有30%的人晚上会看电视,悲观估计只有15%。”一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传递信息最快的算是村里的大喇叭,早晨播送通知,午间和傍晚播新闻。
不过,阿不都热依木对记者表示,他在村里工作半年最深的感悟是,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很信任的,非常支持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工作,生事的人只是一小部分,99.99%的老乡旗帜鲜明地拥护党和政府。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王山山拍摄)
文章关键词: 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