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一把手”腐败
截至8月17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今年以来公布的400余起查处案件中,涉及“一把手”166名,在落马官员中占比超三成。反腐剑指“一把手”,也让人反思权力枢纽如何才能高效、安全运转?
■盘点
一把手腐败近七成在党政机关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查处一个‘一把手’,往往撂倒一大片官员,遏制‘一把手’腐败应当成为反腐败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多位反腐研究专家指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查处的“一把手”近七成来自党政机关,其次是国企、事业单位等。
截至8月17日,中纪委公布的440起查处案件中,“落马”的县处级以上“一把手”为166人,占比超过三成。其中,包括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江苏省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等在内,有113名“一把手”官员来自党政机关,占比达69%。23人来自事业单位,占比14%。17人来自国企,如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徐龙等。13人来自人大政协系统,包括湖南省衡阳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初,广东省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现象。该研究院统计了2000年到2014年3月底公布的大部分案件,结果显示,在367个厅局级腐败官员中,其中担任“一把手”职务的有219人,占腐败官员总数的60%左右。
落马厅官近五成涉生活作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的367名厅局级腐败官员中,172名有生活作风问题,占比47%,很大一部分涉及“一把手”。
违纪违法往往伴随道德败坏。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局长任云峰等官员落马案例中,“通奸”均成为问题之一。
“作风问题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总是与滥用权力捆绑在一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张紧跟说,纪委查办经济问题与作风问题并重,营造出督促官员自我加压、防微杜渐的官场新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企反腐也持续高压。截至8月17日,17位国企“一把手”落马,从央企到地方企业,涉及石油、钢铁、煤炭、电力、通信、出版等多个领域,占被查处“一把手”的比例超10%。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说,国企干部一方面享受行政级别,另一方面又享受着市场化待遇,更容易通过市场交易掩盖腐败事实。
■析因
一把手自由裁量权大易现寻租
书记、市长、局长、董事长等“一把手”掌握着单位人事任免权和较大的项目自由裁量权。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再加之缺乏有效监督,是“一把手”容易成为腐败重灾区的根源。
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权力之一,自由裁量权最大、容易出现寻租。“选拔一个干部担任局长,符合条件的有很多个,但负责人事的副手往往是根据‘一把手’的意图提供人选,如果不能确保‘一把手’的意图得以实现,估计自己也干不长。”一位基层干部说。
用人腐败和项目腐败成“一把手”落马主因。在用人和项目审批上,民主少、集中多,部分“一把手”的“一言堂”最终自掘“坟墓”。聂辉华说,“一把手”腐败原因不外乎拥有较多的自由裁量权、权力能够转化为金钱、腐败行为难以被察觉,既是权力中枢,又是监督的难点、弱点所在。
同时,“上级管不到,同级不好管,下级不敢管,群众管不了”成为“一把手”监督难的主因。
■建议
减少一把手审批权自由裁量权
山西规定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安徽将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近来党政“一把手”限权的消息释放出反腐积极信号。
聂辉华建议,在合理范围内,应逐步试点增加候选人范围,实行“差额提名”制度,提拔一个干部,要求至少两个候选人,然后由集体决策,约束、规范人事权,减少寻租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专家建议,加强对“一把手”“八小时之外”的监督。腐败活动往往是借助非工作场所发生,典型的官员和商人之间的权钱交易过程往往是第一步,先通过中间人介绍,在饭局上初步认识;第二步,商人邀请官员参加唱歌、桑拿、高尔夫等娱乐活动增进感情;第三步,商人打听到官员主管的项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权钱交易。
专家还建议,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一把手”的审批权和自由裁量权。
据新华社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