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起步年薪15万,最高年薪上百万,招聘108将……2012年4月,一则“英雄帖”吸引了全国才俊的眼球。温州市在启动金融改革之时,面向全国竞争性选聘金融人才,吸引了966人报名,最终选聘了70余人。
两年多过去了,这次选聘的光环已逐渐退却。据南都记者统计,温州市当年录取了11名市级金融机构和国企高管(副处级),9名是外地人才,其中3名已经离开。而温州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的四名管理人员,其中三名外地人才已经离开了两名。
温州公考的背后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竞争性选拔模式。大批外地人才的流失,折射出这一模式的种种弊端。实际上早在去年,中组部就表示,要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不再把竞争性选拔作为遴选干部的主要方式。
一名曾经参与温州公选工作的温州市委组织部领导也表示,除非是技术人才和急缺人才,目前党政干部一般不再搞面向全国公选了。“原因就是很多人水土不服。”
外地人才离职
2012年,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成立,急需大批金融人才的背景之下,温州市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聘金融人才。报名人员中除335人来自温州本地,其余631人全都来自全国各地;报名人员中博士生58人,研究生286人,全日制本科生341人。其中不乏有曾在国外金融企业从事过相关行业的海归人士。
而温州银行副行长和市金融办副主任两个职位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名人数分别达到了105人和64人。
两年多后,当年从64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以下简称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马兴已挂冠而去。
马兴先后在上海担任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就任之时,他踌躇满志,在媒体上公开了去温州的理由:“在大城市,做一个高薪白领,并没什么不好,但难免会像被注册的符号。温州与北上广这些有较成熟建制的地方不一样。同时,金融改革更是做很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但在今年3月,马兴提交了辞呈,他的离职在温州的公选干部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离开得更早的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峰,和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会计师金灵君。王晓峰因为家中母亲突生重病需要照顾,工作一周后随即辞职。
对此,另一位参加招考的外地干部则认为,外地人在报考这种公开选聘职务时应该早有心理准备。“空降兵”不好当,受到单位同事的排挤和不信任几乎是必然的,要获得单位的信任,需要加倍的努力和超强的沟通能力。其认为金灵君对职场的认识似乎太过天真和不成熟。
理想与现实
王君(化名)、汪敏(化名)都是通过2012年温州公选进入温州金投集团有限公司的。金投集团的前身是温州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温州金融改革中增加了金融业务,改名为金投集团。
由于急需金融人才,金投集团在2012年温州市面向全国竞争性选拔人才中给出了一名总会计师、两名金融管理和一名金融秘书的职位。
报考金投集团时,38岁的王君已经是山东某地市级分行副行长。为了跳出已有的银行业务圈子,多接触新东西,王君毅然放弃了稳定高薪的工作。
然而到了金投集团之后,企业状况却和王君的预想有云泥之别。在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招聘书上明确指出,应聘金融管理职务的王君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公司金融业务板块的业务管理与市场开发。但集团之前的金融业务几乎为零,人员金融知识也很匮乏。“企业整体工作推进没有计划,务虚的多,实干的少。”
王君举了个例子,当时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设计———成立温州产权交易所,在工商登记通过后,申请行政许可的关键环节却无人问津,最后交易所的计划不了了之。
王君从2012年7月上班开始,到11月主动离职,总共只工作了100天。他说,“离开是因为不想浪费时间。”随后,王君以读博深造的理由离开了金投,于2013年3月考取了南京某大学的博士。
缺乏归属感
和王君相比,汪敏留在金投集团的时间较长。她最初在江苏一家证券公司从事投资资讯类工作。看到招聘信息后26岁的她生出一股参与金融改革的历史浪潮的冲动,报考了金融文秘。
在集团工作一年后,汪敏成功竞聘到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任副总,主管股改和多元化融资。
工作进展顺利的同时江敏感觉公司专业性不足,有违自己的“学以致用”的初衷。而在团队建设和业务培训方面,也跟不上自己的需求。
此外,虽然物质上有近20万年薪的保证,住房有人才公寓,但汪敏时常被异乡人的孤寂侵扰,一下班就觉得空虚。
汪敏认为,温州这个城市对内包容度较大,温州人的特点是无论到哪里,只要一口乡音就能同舟共济,外地人想真正融入其中,难度比较大。而公选人才之间也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如果能将公选过来的干部定期组织起来交流互动,形成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对金改的作用可能要比分散的力量大得多。”汪敏说。
综合各种因素,汪敏最后以要回老家结婚为由离职。
外地干部屡吐槽
汪敏的说法在温州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一次公选干部座谈会上得到了印证。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李艳参加了那次座谈会。她告诉南都记者,大概是2013年5月,温州市委组织部曾经将公选中应聘到国企的干部们召集到一起,跟踪了解大家工作的情况。“会上确实有很多外地干部提出了不适应。”
李艳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温州本地人,但也能体会到外地干部的难处。主要是不适应温州的经济环境,觉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部分人选择了辞职回去。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温州生活成本很高,但是温州的国企收入并不高。其次,很多人过来对单位的期待很高,后来发现工作环境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此外,在工作的方式上外地干部和温州的思路也有摩擦。”李艳回忆道。
实际上,除了公选干部对单位常常吐槽,用人单位也抱怨招来的人才不如预期。
公开选拔利与弊
一位2012年曾经参与组织温州公选的温州市委组织部领导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承认那批外地干部中确实有人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他认为公选干部“水土不服”,主要是因为地域文化。“温州人在一起都说温州话,就这一点,都会给人感觉排外了。”不过,他强调,外来人才也需要有融入到大家庭里的能力。”
他认为,在招聘结束之后,温州市委组织部要做好人才的后勤工作,比如保障公选干部的住房、帮助公选干部的家属调动工作,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用我们部长的话说,就是要让外地干部感觉温州市是他们的家。”
这一点,温州组织部也得到了数位公选干部的肯定。一位曾经参加过沈阳、武汉和温州公选的干部表示,温州公选的后勤工作确实是做得最好的。
不过,这位组织部领导也坦承,中组部已经开始对全国公选进行改革,逐渐减少这种全国公选了。除非是专业技术人才和某地区特别缺乏的人才,党政干部一般不搞全国公选。原因之一就是空降的外地干部容易“水土不服”。
南都记者查询到,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后,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随后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组织部门要改革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不能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指出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干部存在着一些弊病:“一些地方过度搞面向全国的竞争性选拔,催生出不少考试专业户,选出的干部还存在高分低能等问题;此外,外地的干部空降到新单位,容易‘水土不服’。而大量岗位都面向全国公选,选任干部的成本也过高。”
不过,汪玉凯也肯定了公开选拔在人才的公平选择、引入竞争、打破个人说了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他认为面向全国的公开选拔今后还会推行,但只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方式,且多用于选聘一些技术人才。
南都记者 曹晶晶 实习生 谢妮
温州当年招聘的高管
马兴
原任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聘任为温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
顾威
原任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聘任为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唐岫立
原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部宏观分析处调研员,聘任为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党委委员。
欧阳韶辉
原任杭州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聘任为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党委委员。
张劲松
原任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聘任为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党委委员。
王秀福
原任北京润恒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任山西陆野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聘任为温州市国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
金灵君
原任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经理,聘任为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汪锋
原任民生人寿保险宁波中心支公司负责人,聘任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组织创新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王晓峰
原任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聘任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原标题:温州公选高管今何在?)
文章关键词: 人才 干部公选 外地人才 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