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果说,“张三丰”是个纯虚构的、武侠小说中的角色,那么,怎么讨论、甚至夸张地描述他,都无所谓;如果要把“张三丰太极拳”申遗,就是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和历史问题了。如今,这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已经被摆到了台面上。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根据文化部日前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福建邵武申请的“张三丰太极拳”名列其中。此举引发陈氏太极拳有关人士的质疑。据媒体报道,陈氏太极拳传人对张三丰太极拳进入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单的异议,主要包括张三丰并非福建邵武人,也非武术界人士,和太极拳毫无实际关联,无法断定其是否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等。有了这番强烈质疑,福建邵武将“张三丰太极拳”申遗,还能成功吗?
说到“张三丰”,你想到的也许是金庸小说里长命两百岁的武当大师,也可能是这个电影荧幕上气沉丹田,举手投足都是武功的盖世高人。
历史上真实的太极宗师张三丰的一生,却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仅最后卒于何时无法考证,连其生于何处都存在极大的争议。“张三丰太极拳”申遗的消息也因此被不少人戏成为“神仙申遗”。早在本月初,河南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就召开发布会,质疑“张三丰太极拳”入选名录一事。对此,果壳网太极拳小组组长、练习太极拳12年的王先生解释,对于不属于特定流派的太极拳练习者,由哪一派太极拳来申遗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王先生:张三丰是一个史无可考的人。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他有可能是太极拳的发明人、也有可能不是,但他肯定是精通武术的人,他的这个武术肯定会对后代的对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拳形态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我是这么一个观点。说这个拳是张三丰创的,就是说它在陈氏太极拳以前是有传承的。现代的所谓太极拳五大派叫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这五派互相有传承,都是从陈氏开始的,陈氏传出杨氏,杨氏传出吴氏,所以现代太极拳能追到头的是陈氏。陈氏太极拳的人的说法是,陈氏创造了太极拳这个拳法。
人们都知道这么一个传说,张三丰创立了“武当派”,而武当派坐落于湖北十堰的武当山,张三丰俨然就是武当的名片,所以,如果武当山所在的十堰市申遗,还在意料之中。那么,位于福建武夷山南麓的邵武,它申遗的依据又在哪里呢?
福建邵武方面称,邵武学者依据明朝嘉靖年间编的《邵武府志》、清朝咸丰年间编的《邵武县志》、福建省省志《闽书》,认定福建邵武市和平古镇坎下村是张三丰的出生地。邵武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也是这么说的,并将张三丰归为邵武涌现出的七个著名历史人物之一。邵武人认为,邵武就是太极文化之乡。邵武市委的2014年工作要点中甚至已经指出,要“重点打造‘太极张三丰’旅游品牌”。那么,陈式太极拳相关人士提出的质疑是否有道理?作为申遗项目的主管部门,文化部又如何回应呢?
对于陈氏太极拳的质疑,文化部非遗司回应称,目前正在进行反馈意见的整理,并对部分项目包括张三丰太极拳,向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咨询;社会反馈的意见和文化部咨询的结果将提供给专家委员会复议时参考,以决定是否将相关项目向国务院推荐公布。
文化部表示,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的目的就是要接受公众监督,接收各方意见。但事实上,多位专家表示,在公示阶段出现异议的情况并不多见。
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青:出现争议不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要成为国家级的非遗,他是四级,必须一级一级的申报。他首先要成为省一级的非遗,在省一级的非遗之前他先要成为市一级的非遗,所以经过许许多多专家的论证,最后国家级的评选的时候也要专家组讨论论证。当然,每次都要公示,公示的时候会个别有些不同意见,公示之后专家组再根据意见进行讨论研究。一般项目的争议很少,就是对传承人以前有过有不同意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太极拳练习者或已超过3亿,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项运动“全民化”的同时,在旁观者眼中,“太极拳”已成为闲散者的首选消遣运动之一。果壳网太极拳小组组长王先生说,破除这样的误解也是太极拳申遗被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
王先生:太极拳实际上不是大家印象中老太太得了癌症才去练的东西,现在它变成这个形象,实际上是个很悲哀的事情,把一个本来跟泰拳、拳击一种概念的东西通过全民健身、通过像广播体操那样“一二三四”“一个西瓜切两半,你一半我一半”比划式的那种老太太练拳的方式,变成了一个很柔弱、很老年的东西,实际上这个形象是不对的。
而对于这场争议中的另一些人,这3亿练习者背后蕴含的经济利益,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更意味深长。 (记者 沈静文 实习记者 孔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