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一带一路”: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
共享新丝路
编者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
古丝绸之路曾是经济共赢、文明互鉴的合作范本。新时期共建“一带一路”,也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从2014年第32期开始,《中国经济周刊》特开辟“共享新丝路”栏目,报道参与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新历程。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当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太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空间,来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来实现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从国内看,需要突破行政区的限制来谋划区域的协同发展;从国际看,则需推动与周边国家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而“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国内各省份的渴求
2013年11月2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提出仅仅两个多月之后,陕西首趟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正式开通。这一班列被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条“黄金通道”,通往中亚及欧洲国家。陕西正在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新机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据陕西省省长赵正永透露,陕西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区。但陕西将面临来自新疆的竞争。据悉,新疆也在争取设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园区,拟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古丝绸之路途经的西北5省份包括陕西、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长期欠发达。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的推进从地域空间上看很不平衡,外贸、外资、外经主要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尽管从‘九五’计划时期就提出要把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但迄今过去快20年了,这种转变微乎其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引用了一组数据予以佐证:据2012年统计测算,在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的全国进出口总额中,西部12省区仅占5.96%,其中,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北5省份只占1.54%;西部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数为36686户,投资总额为2567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地区总量的8.33%和8.17%,其中西北5省区分别仅占2.36%和1.61%。
在陈耀看来,西北地区虽然是经济发展洼地但却是资源禀赋的高地。石油天然气、煤炭、风电、太阳能等能源,黄金、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以及生物和旅游资源,不仅丰富且组合条件好,广袤的土地也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国家“西向开放”战略将使西北地区的地理区位劣势得以改变,由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前沿。
目前,虽然国家尚未正式公布“一带一路”规划,哪些省份会列入规划尚未确定,但在地方层面,多个省市已将“一带一路”视作加速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纳入地方施政目标之中。
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统计,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重庆、云南、四川、山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北、福建、河南、贵州和西藏等17个省区市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列入了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这17个省区市经济规模之和占全国比重达55.9%。
而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若扩及“一带一路”,则远不止上述17省份,例如,广东、广西以及海南均将“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写入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述课题组研究发现,从各省区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多数对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省区市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陕西的外贸依存度只有7.79%,甘肃只有9.94%,宁夏仅为7.68%,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5.34%。
在该课题组看来,中国国内各省份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渴求度相当高,发展潜力与内在动力也相当大。“这恰恰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中国国内力量。”
各地竞相出台“一带一路”区域战略
事实上,“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国内沿线地区已经迅速行动,热烈拥抱这一重大战略。
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广西不仅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讲述了要积极谋划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还专门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广西有条件有能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
浙江宁波、广东湛江等多地也都表示将抓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遇,打造成为重要的始发港和战略支点。而且,多地都在争抢“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
按陈武的说法,早在西汉时期,广西合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而广东方面则称,经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证明,广东徐闻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自2013年底至今,各地布局“一带一路”的行动如火如荼。据悉,云南省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已做了十大课题研究,完成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总体方案设计;新疆则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促进新疆对外开放》课题研究小组;而经海南省政府批准,中国南海研究院还专门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全面系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沿线所涉及的市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方案:泉州市向中央提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总体方案;西安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兰州市则审议通过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市实施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提醒:需要警惕的是,地方政府竞相主张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应的区域战略,虽然构成了充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国内基础,却呈现了争抢项目的不良趋势,一旦形成无序的内部竞争,肯定不能实现地方政府想借力中央政府的国际战略,以及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愿望。“从这个角度讲,各省区市需要与中央政府的战略步骤保持一致。”
周边诸国的热切回应
不仅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他们亦渴望繁荣。
从世界地图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统计,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总额的55%左右,拥有世界总人口的大约70%和世界已探明能源资源的75%左右。“这样的经济体量,再加上世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望成为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他们认为,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一旦形成,新的共同市场即将被打造。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看来,尽管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要维持贸易大国的地位和辅助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贸易空间。这些新空间恰好可以从“一带一路”中找到。
国务委员杨洁篪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较同期外贸年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
“今后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他说,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促进游客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中国人民大学上述课题组总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概能够获得的收益包括:将为各国完善道路、油气管理、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多元化能源出口路线;促进国内商品市场的丰富,扩大对外贸易额;获得出海口,可以更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形成改善国内投资环境的动力,以增加外来投资;进一步密切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与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等。
该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区域内主要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赞同多于疑虑与反对。这为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较好的国际基础。
“所有这条线路上的国家对这个倡议表示欢迎。”东帝汶总理凯·拉拉·夏纳纳·古斯芒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称,这条线路上沿线的国家有一部分地区还缺乏现代化的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丝绸之路的倡议有很大的潜力来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构想,能够促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建立联系,共享不同的货物和产品,达到共赢。”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全力支持的原因。”(《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芳 谢玮 |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