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同志22年前考察南方时栽下的高山榕,早已郁郁葱葱、华盖亭亭。
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多前种下的高山榕,挺拔茂盛、生机盎然……
历史在这里交汇,迸发出一个穿越时空的最强音——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今年,也恰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新华社记者分赴广安、武汉、深圳、上海等地采访,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缅怀更加浓烈,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更加坚定。
扎根大地,繁茂成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高地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团结带领13亿人民,沿着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坚定改革信念 肩负历史担当
——邓小平:“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习近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莲花山,深圳中心区中轴线北端最高峰——这里是俯瞰深圳全貌的制高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离京考察,就来到这里,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此时,全世界听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郑重宣示: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今后,我们要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这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举措、上新水平。”
深圳市一间办公室,88岁的深圳市委老领导李灏向记者打开话匣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的今天,中国人的命运也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这位曾在特区主政7年的老人,至今忘不了20多年前陪同小平同志考察的日子:“年年请他他没来,到1992年他不请而来。实地一看,他对特区放心了。”
老人,还见证了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特殊时刻。
“总书记的讲话向全世界发出了强烈信号,中国要走邓小平开辟的道路,把改革开放深入下去。”他说。
莲花山上,小平铜像前,历史与未来在这里辉映。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是改革的宣言,是时代的强音,是梦想的出发,更是一种接力传递的历史担当。
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手中,被更高地举起。
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经济濒临崩溃,人们思想迷茫,国家百业待兴,刚摆脱十年浩劫的中国,徘徊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以改革开放的雷霆之力,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拨正了“中国号”巨轮前进的航向。
坚冰打破,闸门洞开。从此,改革如一江春水,浩荡东去,奔流不息,势不可挡。
人们不会忘记,从江泽民到胡锦涛,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中央领导集体排除一切干扰和困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13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背景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和实施了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10年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经受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考验,同时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科学发展和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月穿梭,斗转星移。
短短30多年间,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活力充分释放,神州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加广阔,前景光明。
立足当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盘根错节,“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改革之敏感、复杂、艰巨程度前所未有。
“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0多年前,邓小平作出这样的重要判断。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中国向何处去?世界瞩目。
——“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深圳、珠海、佛山、广州……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
这是一种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改革是一场革命。”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说,“改革开放初期是以破为主,现在的改革是又破又立,难度更大,这考验着新一届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
从2012年年底广东考察宣示改革决心,到2013年年中在湖北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调研,再到去年底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
梳理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从容展开。
从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出台落实专项改革方案,改革步伐向纵深迈进。
行政改革引领、财税改革问世、司法改革试水、户籍改革破冰、公车改革稳步推行……许多多年想改而难啃的“硬骨头”,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有了突破性进展。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十八大以来,40多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中国反腐行动力度空前。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改革的环境、任务、重点已大不相同,但那一股子气、那一种豁出去的劲头是必不可少的。”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管委会主任宣炳龙说。
深圳渔民村,30年前邓小平造访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考察特地到访的地方……
“小平在村里停留了30分钟,临走时,叮嘱我们不要怕,大胆地干。”
回忆起那一幕,73岁的深圳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话语不多,眼眶湿润。
办公室墙上,悬挂着邓小平和村民促膝交谈的照片,悬挂着习近平考察渔民村的照片,总书记的话语回响在他耳畔:“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渔民村房子翻新了4次,两层楼房变成了高层公寓。这个四季花开的渔民村社区,成为中国改革进程的缩影。
“深化改革要挖潜力,不挖潜力改什么?不能原地踏步啊,不进步就是后退。”邓志标对改革充满紧迫感。
梦想在召唤——
深圳河畔,渔民村,再次出发,风雨无阻。
太平洋西岸,中国,再次出发,风正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