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广安8月19日电 题:小平故里牌坊村三十年变迁:“沾了改革开放的光”
中新社记者 殷樱
1919年夏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沿着牌坊村外的青石板路走出家乡,留学法国,再没回来过。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故居所在地牌坊村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日前探访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一排排独具川东民居风格的白色小洋楼映入眼帘。穿行在古朴典雅的川东民居农家乐之间,能感受到游人如织的热闹与兴旺。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在一家名为“淡氏农家”大门外,一帧邓小平、卓琳与幺舅、幺舅娘等人的合影高悬至屋顶。农家乐的客厅内一条红幅夺人眼目:“邓小平舅父淡以兴之家”。在农家乐的院坝外,77岁的老人淡文全正摇着扇子纳凉。
“我从来没有见过小平表兄,但也沾了他的光。”淡文全是淡以兴儿子。他告诉记者,不是因为是小平亲戚搞特殊,而是沾了他搞改革开放的光。不光是自己,整个牌坊村的人对邓小平充满感激,“没有改革开放,昔日贫穷落后的牌坊村也不会成为了如今旅游富裕村。”
在牌坊村内,家家户户的客厅正中墙壁上都张贴着邓小平画像。牌坊村因孕育了一代伟人邓小平而闻名中外,也因邓小平起伏跌宕的人生而见证了中国巨变的历史。
据了解,牌坊村曾因邓小平的“三落三起”被改名为“伟大大队”和“反修大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修大队”再次恢复为“牌坊大队”,牌坊人民又率先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从此牌坊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改革开放后,牌坊村逐渐有村民外出务工挣钱,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有人开始修建楼房,也有一些村民在村里开起小厂,牌坊村党支部书记邓治君家就是改革开放后牌坊村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家建过3次房。”据邓治君回忆,从部队退役后,他学过泥水匠,办过预制场,挣了一些钱,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只有自己富起来了,才能带动村民富起来。”
说起牌坊村的变迁,邓治君感受深刻。在2004年之前,村民们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墙房,干的是单一的庄稼活。2004年之后,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前,人人住上小“别墅”,吃上时髦的“旅游饭”。
近年来,为让村民发展致富产业,牌坊村村委抓住小平故里红色旅游发展机遇,积极利用新村内的绿色生态资源、农业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52家、农家客栈118家。
随着该村旅游业的发展,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致富。农家乐老板兰波则是其中一员。“改革开放后,沿海一带的经济逐渐搞活,村里年轻一代纷纷外出打工。”兰波说,随着家乡的变化,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人都看中了回家致富的商机。
旁边的一户农家乐,76岁的村民胡明轩正帮着儿子招呼客人。说起30年来的变迁,胡明轩数数了农家乐内的电视机和空调数量,再对比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情形,由衷感慨,“还得感谢我们的老乡邓小平。”
“牌坊村30年来,村民在吃、穿、住、行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治君说,牌坊村从改革开放前民众吃不饱、穿不暖的普通小村落,发展到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人民币的全市统筹发展的示范村,都因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