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源地”——第一师采访期间,碰见一些干部和职工群众,虽非新闻人物,并无轰动事迹,但来自他们的一些点滴见闻,汇聚成流,成了此行采访的意外收获。
年轻人总是不乏理想,到了兵团,青春似乎格外激扬。在11团,几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和记者聊起他们的“中国梦”。
有的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从湖北跨了大半个中国而来,一腔“好青年志在四方”的豪情,为的是在脚踏实地中磨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有的继承父辈衣钵,甘愿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当好新时代的兵团民兵;有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胸怀大志,为发挥所学农学专业,决心为这片土地贡献年华。
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很难把他们和一师的开创者们——从战争年代走来的军人联系起来。新疆兵团第一师前身是扬名南泥湾的八路军“359旅”。1953年6月,在党中央号召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步兵五师集体转业,组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比新疆兵团成立还早一年。这支继承“359旅”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挺进塔克拉玛干沙漠,驻屯塔里木河两岸,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揭开了兵团屯垦戍边的新篇章。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从南边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吹来的风沙,从未停止侵蚀他们的家园。上世纪50年代起,一师人付出60多年时间、三代人的代价,把塔里木河沿岸堆积千年的荒滩,逐步变成了今天物产丰饶的绿洲。
这里不少干部从小生长在一师,工作似乎已不单单是为了履行职责,也是延续自父辈血液中的爱国奉献精神。交谈中,他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国家利益,为着这个目标,苦和累,委屈和不公,似乎都可忽略不计。
宣传部一名干部忍着手术后的疼痛,还在照常工作;文广局一名女干部13年没有休过假,她说,和身边人比,大家都一样,和上代人比,条件好太多。末了,她情绪激动地说:“在新疆,五星红旗插得最高的就是兵团”。
所有初来的人都不习惯空气里总是飘着细沙;有的地方踩下去浮土厚20多公分;一辆摩托车顶多骑3年就报废;几乎每个机关办公室,还备有毛巾和脸盆架。在阿拉尔市政府一名分管城建的市领导办公室,记者看见他下乡时穿的长筒靴,沾满沙尘。
在4团,一师阿拉尔市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示范现场会上,上百名参会者每到一个参观点观摩,井然有序,毫不拖沓;在乡下就地用餐,静而不乱。种种表现,颇有军队风范。
外人来后工作生活久了,渐渐耳濡目染,也会受熏陶,被感染,融进一师本色。
这里的干部和职工群众,他们“形”不同,却“神”相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是半个军人”。
现如今,359旅的后继者不输先辈功绩,在塔里木盆地建起“南疆明珠”阿拉尔市。广场上,“植绿就是守土,种树就是爱国”的口号格外显眼。也许只有踏上这块土地,才能真正读懂其中含义。(记者张鸿墀、潘莹、蔡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