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区逐步开展堤防、水库等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分布在全区7地(市)的重点防洪城镇及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区及大中型灌区等地,大大提高了我区防汛抗旱及减灾能力。
从今年开始,我区的汛期修改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防汛抗旱工作任务更为繁重。
本期《幸福民生》让我们共同关注今年我区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近两个月来,拉萨降雨频繁,导致拉萨河水位逐渐上涨。
记者从拉萨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了解到,上涨后的拉萨河水位依然属于正常水位,但市防办将实时留意水位变化,及时做好防汛工作。目前,拉萨市已做好了汛前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
拉萨市的防汛工作,仅仅是我区水利部门全力筹措、积极应对防汛抗旱工作的一个缩影,其他地区的防汛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及早筹备确保万无一失
西藏气候十分复杂,受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高空气流环境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经常是大风、高寒天气“你方唱罢我登场”,导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从今年开始,我区的汛期修改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
今年5月底,自治区水利厅组织5个工作组,赴7地(市)对各地责任落实等汛前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准备不到位、物资不充分的地(县)提出了整改要求。同时,为积极应对5月下旬以来的全区晴热少雨天气,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水利、农牧、林业、气象等部门编制了《西藏自治区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购置抗旱物资,提前谋划安排,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范围旱情。
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全区大部特别是主要农区雨季偏迟、降水偏少,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局地还引发了农牧林病虫等次生灾害。各地、各部门依据气候预测,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气象部门首次采取了“自然降水不足、人工增雨来补”的办法,在拉萨、日喀则及山南等地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良好。6月19日以来,全区大部出现了明显降水,前期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未雨绸缪应对防汛抗旱
面对集中性强降水和旱情灾害,我区各地(市)、县(区、市)积极防范,及时调拨物资,组织人员抢险救灾,有效控制了灾害损失。严格落实防汛抗旱首长负责制,与各地(市)签订防汛抗旱责任书,并将全区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重点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责任人的名单在媒体上进行公布。
狠抓汛前安全检查和防汛备汛工作。汛前,区、地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共组织30余个工作组分赴各地指导检查工作,储备了价值近3000万元的铁丝、编织袋等防汛抗旱物资。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夯实防汛抗旱物资基础,继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等项目建设,提高乡村防洪能力。自治区财政厅调拨乡村堤防补助资金2000万元,同时获得国家支持,共争取中央特大防汛补助资金5000万元。
虽然我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各级政府防汛抗旱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地、县投入满足不了防灾减灾的需要;地、县防汛抗旱机构不健全,防汛抢险应急队伍体系有待建立;社会及公众防灾避险、群测群防意识薄弱,不适应防汛抗旱形势需要。
面对灾情、险情,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尤其是民政、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组织工作组赴受灾一线,不畏艰险,积极排险救灾,使我区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重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有力支持下,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要求,安排部署防汛抗旱,落实工作责任。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繁重,要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确保防汛工作有人管、有人抓,进一步加强水库安全渡汛管理、科学调度,原则上主汛期凡有安全隐患的水库一律空库运行,不得冒险蓄水,蓄水水库必须要有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洪检测预警系统,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防汛抗旱工作,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应急处置能力。因此,各地区防汛抗旱部门密切关注天气、江河水情动态,及时组织民政、农牧、国土、交通、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会商,及时研判防汛抗旱工作形势,及时掌握汛情、险情、灾情,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工作。(孙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