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8月21日电 题: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从“后卫”走向“前锋”
中新社记者 许婧
自贸试验区、国资国企改革、“四个中心”......,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上海近来发展的关键词显示,这座被邓小平寄予厚望的中国最大城市,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准备继续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龙头”的责任。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邓小平追寻革命真理道路的起点。1920年9月,16岁的邓小平在黄浦江畔登上法国轮船“盎特莱蓬”号赴法勤工俭学,时至今日,在黄浦江畔渡口静静排队上船等候过江的中外游客,可能并不清楚,邓小平当年就在这里与上海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这里叫“法兰西码头”。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此后,23岁的邓小平在上海授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上海冒着生命危险开展了几年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来上海视察、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先后11次来到上海,特别是从1988年至1994年他连续7个春节都是在上海度过的。
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航运和贸易中心,是中外文化、思潮的交汇点,这些景象始终萦绕在第一次踏上申城土地的邓小平的心头。正因如此,邓小平在上海做了很多与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最为典型的,便是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日报》的皇甫平系列评论,传递的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考。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南方谈话”视为邓小平在上海,或者说是在他与视察过的一系列城市的互动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思想。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继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重大创举,也是邓小平审时度势、亲自树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他要求上海“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他再三鼓励上海人民“思想解放一点,胆子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希望上海后来居上。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严爱云看来,邓小平倡导浦东改革开放,“这不仅是对浦东开发的期待,更是站在中国面向21世纪的改革开放总布局中考虑上海的作用”。在邓小平的心目中,上海是能够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的“王牌”、是“捷径”。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上海连续实现三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从改革开放的“后卫”走向“前锋”。
严爱云说,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期间,不顾寒风刺骨多次到浦东现场去看。南浦、杨浦两座大桥他亲自题写了桥名。当他冒着细雨走在建设中的龙阳路立交桥上时,笑吟出“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充满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今天的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横跨黄浦江两岸,车流不息,已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是上海两个最重要的过江枢纽,对促进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非凡。
短短20年间,浦东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滨江绿地、中央公园加纵横大路边的树木花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站在东方明珠脚下,浦江两岸建筑融为一体,浦东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金融贸易先行是邓小平直接提出来的。如今,有“东方曼哈顿”之称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城,高达四、五百米的摩天高楼群内,生活着约17万金融从业人员,公共巴士和地铁里挤满了乘客。从1.7平方公里的陆家嘴中心区出发,沿世纪大道,一条“金融总部的黄金走廊”正在形成。在这条“黄金走廊”上,集聚了700多家传统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近2000家新型金融机构,以及IBM、福特等300多家具有总部特征的重要企业。
上海在平静而热烈的气氛中迎来了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不少上海人也许此刻也正规划他们事业、生活上的大计,以抓住机遇实现飞跃。
“上海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像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就是中央赋予上海新一轮的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依然需要按照邓小平嘱托,要以改革开放这样一种精神、一种魄力勇气不断推进”,严爱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