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足迹:怀仁堂投票选举西城区人大代表 讲述人:王和
不用东翻西找,这张小平同志参加选举的照片就压在玻璃板下面,66岁的老记者王和说:“那真是一次难忘的采访。”事情过去27年了,中南海怀仁堂里神圣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为采小平投票 早晨6时候场
1987年4月,恰逢北京市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区县人大代表”,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凡有选举权的都要投票,时间是22日零点到24点。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彼时,39岁的王和任职北京日报政法部副主任,按报社分工,他负责采访中南海怀仁堂投票点。“这可是个苦活儿——就怕采不到小平同志投票的现场。用报社领导的话说是‘采不到小平同志投票,这次区县换届报道就是不成功!’我压力很大呀!”
怕晚了误事,王和和摄影记者叶用才早上6点多就在怀仁堂候着。来这里投票的不只是中南海的人员,西城区的部分选民也在排队等待投票。8点一过,选举开始,选民们络绎不绝,领取选票、填写、投入票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也三三两两步行过来,每当见到有熟悉面孔,记者们就骚动起来,相机快门“咔”声震耳。
“小平同志能不能来?”“什么时候来?”这无疑是所有在场记者最关注的事,但谁心里也没底儿,连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也是一脸焦急盼望的神态。
“不要细说了 我是有备而来”
9点过后,中央警卫局一位副局长来到记者面前说:“小平同志表示,选举基层人民代表是神圣的,自己是北京市的市民,肯定过来投票。但宣布几条纪律:一不能拥挤,二不能尾随……”
紧张而焦急的等待中,突然有人大喊:“小平来了!”采访经验丰富的王和几步从怀仁堂大厅蹿到门口,一辆小汽车的车门打开,小平同志下了车,在工作人员簇拥下,一步步缓缓登上台阶,步入怀仁堂。当记者们竭力向小平同志贴近并大声提问时,王和突然意识到,前面是走廊,再过去就是填写选票工作台——这个位置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来的目的不就是来看填票、投票嘛,于是我放弃‘尾随’,绕过工作人员,先一步到达选票台守候,而此刻多数记者已被警卫人员挡在走廊里。”
工作人员在小平同志的选民证盖上“已选”印章后,拿出印有3名候选人的选票,并一一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小平很快就打断了:“不要细说了,这3个同志的情况我知道,我是有备而来……”工作人员在小平填票时依然不厌其烦:“3个候选人您在两个人名字下面画圈,不然选票就作废了。”小平同志回答:“区县选举是差额选举,这个我明白……”随后,小平同志看了一会儿3名候选人的名字,在两位候选人名字后各画了一个圈,然后拿着选票向远处的投票箱走去。一路上,站立一旁的怀仁堂服务员不断向小平同志点头示意,小平同志则大声招呼着“你好”“你好”,直到把选票稳稳地投入票箱。
获赠采访照片珍藏至今
当晚在报社发稿时,王和见到和他一起到怀仁堂采访的叶用才。老叶得意地说:“我可拍到你采访小平同志填写选票了!明天头版见报!”王和非常兴奋:“照片留给我收藏吧!”“没问题。”第二天,叶用才如约把照片送给王和。由此,这张北京日报记者采访国家第二代领导人的留影,一直就珍藏在王和办公桌玻璃板最显眼的位置。(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