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多地调查发现,项目办理主体一大半时间、精力和费用花在中介环节,中介组织重复审批、垄断市场、收费名目混乱等乱象层出不穷。很多中介服务组织与政府部门牵扯不清,既是部门权力的延伸,也存在利益输送。基层干部群众表示,国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让企业和个人受益良多,但混乱的中介服务正吞噬着这些改革红利,同时损害着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中介环节费时费力
业内人士表示,中介服务是行政审批重要的前置环节。随着我国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大量技术性服务被“下放”到中介机构。项目审批特别是投资项目涉及中介事项较多、办理时间长,项目主体在办理手续时一大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中介环节。
16个大项、168个子项、申办20个批复、15个评审,涉及10个厅(局),40余个处(室),多达130余个办事环节……这是四川省政协委员金有忠在今年该省“两会”上给记者描绘的一张关于垃圾发电项目的“行政审批长征图”。他说:“画完这张‘图’,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
针对金有忠提供的线索,省“两会”结束后,四川省政府组建了联合调查组进行回访调查。结果更让人诧异:其中真正属于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仅有20多个环节,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却多达40多项。审批时间也大多花在中介服务上,部门审批环节只需70多个工作日。
据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调查,投资项目审批立项、规划、施工、验收4个环节涉及的报告、设计、检测、测绘、代理、评估等中介服务事项多达29个,中介服务用时约占项目手续办理总时间的三分之二。如投资项目立项前需要做环评、能评、防震、地质灾害、可研等各类评估,根据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用时约3到6个月。
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行政审批涉及的各种中介服务既是严格审批的需要,也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但有些环节设置显得多余。比如在城市里开发住宅项目,不管体量如何,是不是都要做环评?“现在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使审批时效大为提升,如果中介环节更加精简科学就更好了。”山西新宏祺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郭利红说。
垄断市场暗藏利益输送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定安研究员说,很多中介服务组织过去是政府部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在人事、财务等方面与部门牵扯不清,既是部门权力的延伸,也存在利益输送。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剥离力度,但仍存在中介组织垄断市场、明放暗连等“二政府”现象。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是人们对当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形象比喻。一些企业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虽然现在可以自由选择,但中介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领域可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少仍是突出问题。
中部某省会城市的纪委负责人说,有一些部门长期把技术服务交给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存在“指定”服务现象;还有的中介领域市场化不够,客观上造成市场垄断。例如,该省从事抗震、防雷等审批业务的中介企业只有一家。职业病健康检测,全省一家都没有,相关部门介绍和指定了外省的3家机构,形成了“让你赚钱你就能赚钱”的状况。
一些为普通群众提供服务的中介领域也存在明显垄断现象。上述城市纪检部门摸底调查发现,群众对车辆年审、出入境照相等领域的服务垄断反映强烈。车辆年审过程中,交警和质监部门规划布局检测机构,并指定公司承担。全市群众每年缴纳的约4.5亿元检测费用由4到6家企业平分。群众在出入境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需要照相,过去仅公安部门指定的一家公司垄断经营,一个人照一次6张底片收费30多元。群众反映太贵后又引进一家,费用才降至25元。事实上,现在都是电子化,不需要洗照片,只要通过电脑传入就行,群众也可以自己带照片,成本很低,但相关部门只认这家公司拍的照片。
山西一家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力度加大,一些部门开始剥离与己相关的中介机构,并允许有资质的其他机构参与竞争,在企业前往办理手续时,也不会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但事实上,最后往往出现“熟人快、生人慢”的怪现象。有经验的企业还是会去有关部门询问该选哪家中介机构去办理。如果自己寻找与部门不相熟的中介机构,虽然报价较低,但最终在审批部门评审相关报告时会很不顺畅,三番五次过不了,耽误时间。如果遵照部门意见,选择与其相熟的中介机构,沟通会很顺畅,少走很多弯路。
收费名目混乱加重负担
很多受访者表示,中介项目重复审批收费,对企业、行政效能和中介资源造成浪费。另外,中介服务总体收费水平较高,而且收费名目混乱、标准不一,个别中介服务机构甚至搭车收费、强行收费,这无疑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
太原市一些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困扰他们的还有中介项目重复问题。比如防震评估和消防审核等,即便是同一规划区域,不同的建筑都需要重复做,整个过程下来,对企业、行政效能、中介资源等都是一种浪费。
西部某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直言不讳,有些环节重复审批导致出现重复中介的情况。像修建一座工业园区,整个园区开工前要开展一次环评、水土保持等审批。到了企业入驻,修建各自的厂房时,又要重新进行一次审批,再找一次中介服务。
众多受访者反映,当前中介服务总体收费水平较高,而且收费名目混乱、标准不一,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在四川省政协委员金有忠反映的垃圾发电项目中,各种名目办证费用高达200多万元。四川省政府回访督查却发现,其中真正属于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费用仅为2万多元。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很多中介服务没有政府指导价格,即便有价格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讨价还价”,形同虚设。上述山西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说,有的项目做环评报告,按标准中介组织可收取十万元费用,但如果找到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打招呼或多次沟通,价格可能会降低一半,让人感觉其中水分很大。
个别中介服务机构甚至搭车收费、强行收费。安徽一家企业负责人说,现在营业执照年检往往跟一些中介机构的会费挂钩。如果企业不交工商协会会费,工商部门往往就拖着不给年检。这种会费根据企业人数,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中介乱象损害政府公信力
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认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乱象看似发生在中介领域,实则损害着政府的形象。中部某省会城市纪委负责人表示,中介组织尚存的不正当竞争,不仅影响了公共权力行使的公平公正,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全,而且还容易诱发滋生腐败,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审改处处长蔡民说,虽然很多问题是中介机构从中“捣乱”,乱收费、乱作为,但办事的人员和企业都会把这当成政府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一些中介机构自身存在问题,也有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因为权钱交易,进一步削弱了党政单位的公信力。例如,秦皇岛中级人民法院原审监庭副庭长丁保军落马,就是因为在主办一起破产案时收受中介机构贿赂。一些中介组织已成公权力拥有者和购买者的牵线人。借道“中介服务”等第三方进行权钱交易,成了部门权力利益化的新形式。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定安认为,中介乱象损害政府形象,也表明政府亟需在整顿中介乱象上有所作为。有些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藕断丝连,难免让群众心生联想;中介行为主要为行政审批服务,其很多不当行为却长期失于监管,政府部门确实也难辞其咎。(记者 晏国政 叶建平 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