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全省首个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领域强制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的城市。在中山市人民检察院和市纪委、市预防腐败局的联合推动下,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失信惩戒”廉洁准入机制正式启动。目前,该机制已运行数月,根据中山市人民检察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出30家单位52名个人有行贿犯罪记录,分别被招标单位作出拒绝参与投标、降低资质等不同处置。中山的探索,提高了行贿的成本。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在一次采访中,广东某地级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对笔者感慨地说:“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矛盾现象,大家说起腐败都咬牙切齿,但又常常以能找到关系、能走后门而感到有面子、有能力。”他觉得社会的廉政氛围不对劲,对于行贿,有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道出了一个真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行贿不算个事?
这与反腐实践中“重查受贿、轻办行贿”的观念有关。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部门和检查机关,在查办贿赂犯罪案件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受贿人的打击惩处,而把行贿人作为证人进行调查,只要行贿人主动配合交代问题,常常不予立案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检公布过的一组统计数据有力阐释了“重查受贿、轻办行贿”现象——2009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商业贿赂案件6277件6842人,其中,涉嫌受贿犯罪4849件,占到立案总数的77.25%;行贿罪1197件,仅占19.07%。
受贿行为令人深恶痛绝,当然应该给予严厉惩处。但是,如果忽视对行贿行为的打击,让行贿人逍遥法外,那么反腐的难度就会大大提升。行贿人会有恃无恐、千方百计拉掌权者下水,掌权者受贿的概率自然也难免增加。
应当讲,我国正在逐步调整反腐策略,试图扭转“重查受贿、轻办行贿”局面。今年4月下旬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两次召开会议,强调将行贿犯罪查办纳入办案重点。为给打击行贿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将打击行贿纳入反腐重心,目前,司法部门正在研究修改或出台相关法律政策。
扭转行贿之风,除了司法层面的打击惩处,社会面的宣传教育也很重要。以往开展纪律教育月主要是针对干部,今后廉政宣传还要延伸至社会面。香港廉政公署有一个社会关系处,专门面向社区宣传廉政。中山推行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就是从社会面上对防止行贿给予了有力支撑。
往大里说,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还有利于提升中山的城市竞争力。对客商来说,一个不需要行贿的地方是最适合营商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客商来了就挨“宰”,那就没有竞争力可言。如果能够通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有效净化营商环境,中山必然客似云来。(江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