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题:西方学者著述:中国是被遗忘的盟友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数十年来,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二战”就是一场以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主的同盟国抗击纳粹德国的血腥战争。而付出惨重代价抵抗日本,从而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赢得时间、奠定基础的中国,却始终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堪称一位“被遗忘的盟友”。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推出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再次就此提醒西方世界。
作者日前现身北京并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坦言,西方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知之甚少,创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并为他们展现中国的转型历程。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一书以走向大战、兵灾连绵、孤军奋战、饮鸩为盟四大部分共19章,讲述日本侵华起因、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河南大饥荒、中国远征军、开罗会议、豫湘桂会战、最后的胜利等重要阶段和事件,以及国民政府、共产党、盟国各方对日本、汪伪政府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曲折历程和中国作为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盟友,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贡献。
自2004年起,拉纳·米特辗转中、美、英、日等多国查找原始资料,十易寒暑最终完稿,通过仔细考察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以最新解禁档案及大量历史史实,重新解读中国奋力抗战的真实面貌。书中记述了中国从1937年开始,拖住80万日本侵略军,从而消耗掉日本的破坏性能量,使之无法把力量投向其他战区,从而让读者认识、理解到中国这个做出了伟大贡献的盟友是不能被忽略更不能被遗忘的,还中国一个应有的历史评价。作者在书中严肃地指出:自“二战”时起,中国就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
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被遗忘很大原因在于冷战,“二战之后很快就是冷战,红色中国站在了西方对立面的共产主义阵营,日本成了西方的同盟,因此西方有意忽略了其罪行,没有进行全面清算。”同时,也有来自中国自身的原因,他认为,处于国共内战的中国没有及时把日本的战时罪行公之于众。“战争结束后,中国大陆和台湾都需要利用日本来反对对方,需要日本作为政治和贸易伙伴,因此也都没有要求日本道歉或赔偿。”
对于中国今年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他认为这是战争纪念走向全球化的一部分。“高规格纪念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各个群体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共产党,包括蒋介石领导的政府,也包括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事实上,拉纳·米特已经被誉为“继费正清、史景迁之后的新生代中国通”。2007年他在牛津大学创办的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米特熟知中国历史,尤其敬仰司马迁,他知道司马迁在接手写作《史记》之前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而米特为写这本书,曾在上海、重庆等地档案馆查找资料以及实地走访。
此书的英文原著出版于2013年,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连续七个月位居亚马逊“历史·中国”畅销书榜首,西方各主要媒体几乎都发表了对其的评论。该书同时当选为《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的“年度必读图书”。其美国版还获得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写序推荐。《华尔街日报》对该书的评论是“它深入研究了中国在‘二战’盟军中所处的角色,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惨重代价,以及战争创伤对中国战后发展的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