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盘点了落马官员的绰号,涵盖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为人处世及贪腐特点。譬如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外号“武爷”,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被称为“王坏种”,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被称为“拆迁大佐”,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被称为“六百帝”等等。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群众给官员起的外号,颇为传神,往往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官员的作风和形象。“武爷”、“彪子”、“疯子”,这样的官员一定是作风专横跋扈,一手遮天,颇有江湖老大的风范;“李拆城”、“季挖挖”、“韩大锤”,则显示出此类官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热衷大拆大建,胡指挥乱作为的做派;“三敢书记”、“五毒书记”、“一斤八”,这样的称谓给人一种无恶不作、腐化堕落、面目可憎的感觉。
“小”绰号折射出官员对于权力的滥用和对法律的蔑视。正是由于某些官员头脑中存在着浓重的官僚意识,缺乏起码的为人民服务的官德,高高在上,才有了“爷”的做派;正是由于某些官员扭曲的政绩观,才有了“拆拆”、“挖挖”这样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正是由于某些官员漠视群众利益,对民生、对法律缺乏敬畏,才成为为所欲为的“疯子”、“坏种”。
“小”绰号能折射出民意。这些官员的绰号大多是群众起的,并且流传甚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些绰号风趣幽默,却不为搞笑,从某种程度上讲,官员的绰号代表着民意的评价,表达着对一些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和霸道作风的不满与无奈,老百姓采取这种戏谑讽刺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怨气。
“小”绰号折射出监督的空白。探究官员“绰号”的传播路径,我们会发现,某些官员的恶名绰号在落马前已经臭遍了街,老百姓妇孺皆知,却只“屏蔽”了上级领导和上级监管部门,反倒是顶着恶名不断升迁。这只能说明,在官员的提拔问题上,参考民意的分量不够,只能说明在干部管理上,某些监管部门真聋实哑,抑或是装聋作哑。
“小”绰号所传达的涵义,有时比考核得来的信息要丰富真实得多,应重视“小”绰号背后的“大”问题。
首先,干部管理监督部门要重视官员绰号的“警报”作用,破解其所蕴藏的民意诉求,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其次,对于承担反腐重任的纪检和司法部门而言,要重视官员绰号的“举报”作用。深入民间,发挥群众力量,顺着绰号细细查访,或许就能查到有价值的腐败线索,清除一个蛀虫。最后,官员本身要重视绰号的“提醒”作用,时时以此为戒,倾听民意,三省其身,谨慎言行,珍惜官声。(韩雪)